目前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吃不了苦,甚至害怕吃苦。吃苦耐劳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一个传统美德。现在,中国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做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让孩子吃一丁点儿苦,于是,很多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习惯,极端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
很多父母的共同想法通常是,为了让孩子将来生活得好,能够出人头地,就要给孩子提供最舒适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一门心思地学习知识和文化,不能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累。父母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做法却反而会适得其反。这种做法活生生地剥夺了孩子们实际锻炼的机会,殊不知,没有锻炼,孩子就水远也不能长大,也就不能成熟,谈何出人头地呢?如果父母不在了怎么办?孩子缺乏实际的锻炼,就等于将来缺乏生存本领,表面上看是爱护孩子,实则却是百分百地害了孩子。
面对这种现状,父母们首先需要的就是转变观念,要懂得无论是谁,都必须吃苦,特别是精神上的,而且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吃苦的珍贵。其实让我们看看现在的生活,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生活上的苦。小孩子基本已经无法体会了,甚至不少当下80后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也没有吃过物质生活上的苦,但是精神上的“苦”还是很有必要体会的。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适应不了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吃苦精神不够,缺乏耐力和毅力,所以,吃苦耐劳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往往会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如果孩子从小便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能克服这些困难,那他的人生便会不断有新的机会。正像大文豪屠格涅夫说过的那样:“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父母们如果舍得让孩子吃点儿苦,孩子们反而会更做得珍惜生活、品味幸福。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父母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不能心疼孩子,要让他们吃一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