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孩子TA所做的事,不是为了服从父母,就是为了讨父母开心,那TA的人生是多么悲哀,永远也无法活出自己,内心里可能还藏着恨、矛盾和迷茫。
还有一种天生就有反抗精神的孩子,威胁就更不是好的策略了。这类孩子面对威胁会越挫越勇,你越是威胁TA,TA就越想挑战你的底线,死磕到底。
举个例子。虎妈蔡美儿曾经在接受NPR采访时描述过一段她教育小女儿Lulu的故事,某天她尝试教3岁的Lulu练琴,女儿不愿意按她说的做,一边发火一边重重地乱敲打琴键,蔡美儿为了让女儿听话,威胁她说:“你看外面下着雪多么冷,你要是再乱叫,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把你丢到外面去!” 通常这种威胁对她的大女儿都挺有用的,但对Lulu呢?3岁的她看了妈妈一眼,自己打开门走到了外面(没穿外套)。
看到女儿这一叛逆的举动,蔡美儿慌了,完全没料到Lulu根本不怕她的威胁。很快轮到她求女儿进来了,可是Lulu不屑地摇摇头,表示就不进来。最后蔡美儿不得不用热巧克力和蛋糕来讨好女儿,恳求她进来……
对于不那么容易被威胁震慑到的孩子,威胁的结果往往是,父母自己给自己打脸——由于父母根本做不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威胁,最后孩子占了上风,父母不得不尴尬退让。这样食言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把父母的威胁放在眼里,行为上也会越来越叛逆,父母想管教也是一次比一次难。
无论是对有屈服倾向的孩子,还是对有反抗精神的孩子来说,空洞的威胁都没有好处,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心灵上与我们疏远,对我们失去信任。而信任却是一切良性亲子互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