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正准备睡觉,接到好友L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L兴冲冲的控诉着她家宝贝鹏鹏的种种“罪行”:跟他说多吃青菜身体好,怎么说都不听;跟他说总看电视对眼睛不好,怎么说都不听;跟他说玩具乱七八糟要他收拾一下,怎么说都不听……
林林总总,一气呵成。说到最后汇集为一句话:这孩子都3岁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懂事,说了一百遍也不听!
“说完了?”好不容易等到L喘了口气。“终于给我插话的机会了啊,要不,听我说说吧?”
我告诉她,其实我觉得,这点事儿,想开了不值当这么生气。小孩子嘛,往往不买账你的苦口婆心,硬碰硬更是难以达到效果。
于是咱们就有了“怎么说你都不听,说一百遍也不听,气的半死还不听”的感觉。还不如,就不说了。
当然,“不说了”不等于“不管了”。只不过既然多说无用,那么咱们就迂回一点儿,用更机智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比如鹏鹏不爱吃青菜,那么就尝试着多换几种口味来烹饪青菜,或者把青菜和其他食材一起摆放成小朋友喜欢的形状,来吸引他的兴趣;
比如不想让鹏鹏无节制的看电视,眼前来看,可以用其他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力,长期来看,要习惯于和他做好约定,同时家里的大人树立起好榜样,在鹏鹏面前少看电视,这也很重要;
比如想让鹏鹏收拾一下乱七八糟的玩具,可以告诉他这是一个游戏,妈妈和他一起,比赛谁收拾的快,或者把玩具放在固定的地方,一个个的让玩具们“回家”,慢慢的他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
父母教孩子做什么,永远没有父母做了什么对孩子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