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背书,帮我听一下。”儿子跑过来,将语文书递给我,摊开的是唐朝诗人吕岩的《牧童》。
他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背得很流利。我很惊讶:“你刚才不是还没开始预习吗?这么快就会背了?”
“我记忆力好呗,读两遍就会了。不信?你找一篇我没背过的东西让我试试。”儿子很是得意。
拗不过他,我只好翻出一段《弟子规》让他背,他照着念了两遍,将书递给我,再次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背完后,他期待着我的表扬。我笑道:“确实不错,记忆力很好。”
“我是不是很聪明呀?”
“你这不叫聪明,叫用心,会用功。其实,绝大部分人智力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很快就掌握了,有的过了好久还不会?是因为前者学的时候很用心,懂得如何花功夫,而后者,要么拖拖拉拉不肯学,要么学的时候三心二意,没动脑筋,表面上看也在用功,实际上白白浪费了时间,跟没学差不多。这就是区别。”
儿子叫了起来:“对呀!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这样,上课时,眼睛虽然盯着黑板,其实要么在下面偷偷玩玩具,要么脑子在神游,被老师一点名,吓一大跳。一下课,跑得飞快,在外面疯玩。上课后,继续混时间。成绩最差的也是他们,叫家长最多的也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