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
一、“交流平台”:从(课外阅读)(读书方法)(习作修改)(勤问勤查)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小学六年所习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受益终生,我有(预习课文)(坚持写 日记)(摘抄好词佳句)等好习惯。
二、楷书四大家指(赵孟頫)(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楷书代表作有《三门记》。
三、古今异义
1.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后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走:跑)
* 诸儿竞走取之。(走:跑)
2.自愧弗如:对自己不如别人感到惭愧。(弗:不)
*其人弗能应也。 *弗若之矣。 (弗:不)
3.声泪俱下:形容人特别悲痛、哀伤。(俱:都,一起)
*虽与之俱学。(俱:全、都)
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然:是,对)
*取之,信然。 *曰,非然也。(然:对,这样、如此)
5.过犹不及:超过了标准,就像没做好一样,都是不好的。(及:达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到了))
6.赴汤蹈火:表示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汤:热水)
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
7.短兵相接 兵: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
8.破涕为笑 涕: 古义 (泪) 今义(鼻涕)
9.身体力行 体:古义(亲身体验) 今义(人体)
四、引用可以分为(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习作中引用名言的好处: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变通)
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创新)
从动态角度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超越)
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原句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改革)
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苟:假如 法:效法 周:完成、成就 循: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