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废掉”一个孩子,毁掉他的内驱力,最快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催他、吼他、说他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1

我跟老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凭着不错的学历,工作后顺利升职,目前都是公司小管理。

从小我们对儿子的学习就非常重视,从早教课、兴趣班、课外辅导,一个不落。

用尽心力,就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按理说,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敢说学习上会是多么厉害的学霸,但取得个好成绩,总应该不难吧?

可偏偏儿子的表现,狠狠的打了我们的脸。

从上小学开始,儿子就表现的一般。

学习效率很低,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包括写作业的积极性,都让我看不惯。

不是我心急,不愿意给孩子一个慢节奏的成长空间。

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成长的竞赛就开始了。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都是98、99、100,而自己的孩子却排在后边,怎么能不着急?

我开始加大时间投入,把辅导孩子学习作为一天中的重中之重。

每晚盯着他写作业,纠正习惯,细致讲题。

写错的字,不会的题,都要求当天必须弄懂,今日事今日毕。

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越重视,越投入,儿子的表现越拉垮。

几乎每天晚上,我的咆哮声、训斥声、拍桌子声,都能清晰的传进邻居耳中:

这道题我不是昨天讲过了吗?不是刚给你又讲了一遍吗?怎么还不会?啊?

这还用想吗?这不在这摆着呢吗!

给狗绑个饼子,狗都会了,你还不会!

大哥,你用用脑子吧!行吗?别天天人模人样的在这一坐,脑子一点不转!

……

儿子的笨拙、缓慢、费劲,每时每刻都在刺激我的神经。

看着他战战兢兢的样子,我很心疼,又恨铁不成钢。

可看着他玩一个笔,都能没心没肺的玩上十分钟,我更加暴跳如雷,好几次都控制不住脾气,把儿子写好的作业撕得粉碎。

就这么煎熬着,辅导到了小学五年级,我几乎进入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一涉及孩子的学习,我就莫名的烦躁,一坐到儿子旁边,就有一股无名火。

更让我焦虑的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儿子渐渐有了叛逆的苗头。

面对我的管教,他变得越来越不服气,对抗心理与日俱增。

看他小嘴巴巴狡辩的样子,我更来气了。

放眼身边,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家的孩子,数他成绩最差,最不争气。

有什么脸不服管教?

直到有一天,在争吵中,儿子朝我大喊出那句:我希望你永远也别回家,我希望我没有妈妈!

那一瞬间,我的心就像被什么紧紧揪住,痛到无法呼吸!

我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倾尽心力的辅导,养育,却换来孩子宁可自己消失的怒吼?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可以不跟孩子记仇,毕竟他还小,不懂事,可这样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以后还有多年的求学路,他该怎么办?

02

过了2天,我还是心软了,自己亲生的,难道还真不管他了吗?

为了能缓和亲子关系,也真正帮他提升学习效能,我狠下心去看了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我终于弄清了,自己越用力,孩子越废柴的真相。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阿尔伯特实验”,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对9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实行。

实验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可爱的小动物拿到阿尔伯特面前,他会主动触摸它们。

第二步,华生团队用铁锤敲击制造巨大的声响,阿尔伯特因为受到惊吓,恐惧大哭。

第三步,再次把小动物放在阿尔伯特身边,等他准备伸手去抚摸时,突然在他身后敲击铁锤,发出巨大声响,把阿尔伯特吓哭。

这样的操作,在两周内循环了七次。

从那之后,阿尔伯特对可爱的小动物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即使不出现铁锤敲击的巨响,只要看到小动物,他就会害怕大哭。

因为阿尔伯特已经把对声响的害怕联系到动物身上了,哪怕让他害怕的声音,并非动物发出的。

这项心理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厌恶和恐惧一旦形成,他会一直受到这种厌恶和恐惧的影响。

在学习时,长期对孩子进行批评纠正,跟这个实验的效果其实非常类似。

学习,相当于实验中的小动物;而父母的训斥辱骂,就相当于敲击的巨响。

孩子在学习时,父母的管教态度和方式,在无意识中变成了孩子对学习厌恶、恐惧的主要因素。

当孩子将厌恶、害怕、逃避等负面情绪,跟学习建立绑定时,学不好、厌学,就成了注定的后果。

这足以说明,让孩子讨厌、害怕、抗拒的,其实不是学习和知识本身,而是父母长期不科学的管教方式,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形成了负面联想。

一想到写作业,就会浮现面容扭曲,大吼大叫的父母;

一想到考试,就会想到没考好后,父母的批评和惩罚。

这样的心态,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学习,更别提积极主动了。

想通了这个逻辑,再回想我对儿子的态度,一切问题都豁然开朗。

我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学习,而是先转变自己的态度,同时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好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切断对学习的恐惧心理,重新回到正轨上。

03

1、家长一定要改变理念,调整认知,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要给孩子一个好态度

回头想想,我跟儿子的关系,一开始是很亲密融洽的。

他很信赖我,喜欢黏着我,在学校吃到好吃的,都会小心用纸巾包好,带回来给我吃。

直到我因为学习,不断训斥,责骂他。

儿子的心理也从无措,害怕,渐渐发展到厌烦、对抗。

作为家长,我们清晰的知道,说你、骂你,都是为了孩子好。

也下意识的认为,孩子会明白父母的的苦心。

但站在孩子的视角,感受就截然不同。

一涉及到学习,妈妈就又吼又骂,还不断的挑自己的毛病。一会说我不认真,一会又说我笨!

还会不断拿自己跟别的同学作比较,打压批评。

这些方式,都在不断强化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反感。

一想到学习,就是各种否定、辱骂,发展到最后,孩子甚至会有了应激反应,宁可拖延挨骂,也不愿意坐在书桌前。

而想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家长就要调整认知,平和心态。

多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的心理,真正接纳孩子的成长节奏。

孩子态度不积极,先别急着催促,而是用包容的态度,给孩子一些缓冲时间。

比如让孩子说一个开始写作业的时间,约定好后温柔陪伴。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自己讲了还记不住,就换种方式:让孩子给自己当老师,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总而言之,就是把好的态度放在一位,让孩子慢慢不再厌烦辅导作业时的家长,不再害怕学习的氛围。

慢慢的,让孩子的心理障碍减轻,再去建立他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有了切实的基础。

2、放下过高的期待和控制欲,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激发他独有的潜力

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和要求,往往出在很多自身优秀的家长身上。

也许是中了基因彩票,他们善于学习,轻轻松松的取得了好成绩,好工作,于是下意识的认为,我的孩子也不会差,也不能差。

但在看了很多案例和样本之后,我才发现,生命没有必然的规律。

不是高职父母、博士家庭,就一定能生出勤奋好学的孩子。

那些“学渣”父母,忙于生计顾不上教育,也有养出学霸孩子的机会。

过去,为了面子,加上期待过高,让我丧失了平常心。

即使面对的是一个读小学的孩子,我也格外不能接受那些低级的错误。

我迫切的希望孩子能做到最好,获得成功,但却剥夺了孩子试错的机会,不断打击他的积极性。

儿子遇到难题,不知道怎么做时,我会批评他笨,不动脑。

我以为,我越用力,就能提着儿子的身心状态加速。

但最终,却让孩子把愤怒和委屈,压抑成对学习的痛恨,对我的厌烦。

明白了过去急于求成带来的危害,我不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逼迫他必须优秀。

而是接纳他本来的样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潜力去走。

他学东西慢,我看了会着急,那就避开他学的过程。

后来我发现,当我放下挑剔的眼睛,儿子的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虽然学习、吸收的速度慢,但只要背下来了,真正弄懂了,就会记得很牢。

虽然其他科目表现平平,但很有语言天赋,英语的发音非常标准,模仿起动画片原生台词,惟妙惟肖。

用平和的心态看孩子,孩子也会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发力点和可能性。

3、一定一定要多认可和肯定孩子,建立正向的鼓励机制,发自内心对孩子感到满意

想让孩子摆脱对学习的负面记忆,重新建立积极、正面的情绪关联,家长要学会正确、科学的认可肯定孩子。

渴望赞赏,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这样。

来自父母的肯定和激励,会让他们身心轻松,蓄满能量。

经常性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认可肯定,孩子就会把愉悦和学习联系起来。

当孩子学的慢,遭遇挫折时,鼓励他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你只是现在没做到,慢慢来,不着急。(用“暂时论”代替否定句,保护孩子继续努力的热情。)

当孩子取得进步,哪怕很小时,夸奖他努力的行为:

我注意到你之前背的很用心,所以这次语文考的这么好!(用“具体行为+结果”来代替对孩子聪明的夸奖,让孩子意识到,努力和好的结果正相关。)

善于认可孩子的父母,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并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取。

这份正面积极的激励,会给孩子注入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当孩子想要变好的心越来越坚定时,他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三管齐下,改变了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接纳,支持,鼓励,也引导儿子进入了更积极的状态。

他不再厌烦学习,也不逃避我的陪伴,因为过去那些压迫感十足的负面情绪,都消失了。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天然向好的心,儿子开始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做到的。

感受一变,态度一变,抗拒的情绪没了,学习的那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成绩也在积极的态度里,越来越越好。

看着儿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我真切体会到:催促逼迫制造焦虑,陪伴认可产生力量!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突然变得叛逆、厌学,感觉完全变了个人,我们很多家长都是懵的!

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既不愿意听我们讲,也不跟我们沟通自己的想法!

跟孩子把道理说尽了,甚至是硬逼,全都没用!我们只能陷在跟孩子“较劲”的对抗泥沼里,无法自拔!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废掉”一个孩子,毁掉他的内驱力,最快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催他、吼他、说他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