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长期缺爱的孩子,其实一眼就可以识别,愿每个孩子都是那个被爱的小孩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01

几天前带二宝去医院,我们在抽血大厅看到一个独自坐着的小女孩。

她穿着沾着饭渍的粉色外套,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抽血单,指甲缝里还留着没洗干净的颜料,可能是在家里玩颜料遗留的,我猜测。

但感觉这家长也着实是随意,娃都生病了,竟然还任她如此“狼藉”…

护士喊她名字时,她猛地抬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期待,却在发现不是父母后迅速黯淡下去。

后来听旁边一位长相清秀的女孩跟护士说,她发烧三天了,父母总说“忙完这阵就带她看医生”,直到老师发现她在托班画画的时候晕倒。

原来长相清秀的女孩是托班的老师…

02

小区门口的包子铺里,常看到一个蹲在铁皮柜旁的男孩。

他总是啃着表皮灰灰的包子(估计是手脏抓的),当有妈妈牵着手的同龄人经过,他总会目光呆滞又羡慕地盯着看。

有次下大雨,他爸爸来送伞,伞骨却始终偏向装满包子的推车。男孩缩着肩膀往伞边蹭了蹭,父亲不耐烦地吼:

“不要往这边靠,这么大孩子还不懂事,淋点雨会死?”

只见男孩肩膀蜷缩得更厉害了,雨水顺着男孩的睫毛往下掉,分不清是泪还是雨。

03

有月亮的日子,邻居家的小姑娘总爱趴在阳台看月亮。

印象中,小姑娘甜美又乖巧,看着让人很是喜欢。有次在阳台看到,忍不住问她,又在看月亮呐。

她认真地说:“以后我妈妈就可以跟我一起看月亮了,妈妈说等我考了第一名,就陪我看星空。”

看着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内心一阵艳羡和欢喜,和妈妈一起看星空,多么美好~

可上周她拿着满分试卷回家时,妈妈正忙着摆弄她的花花草草,只随口丢给她一句“别烦我,自己玩去”。

当她跟我再说起这话时,语带哭腔,眼神暗淡,现在她的窗台摆着七八个许愿瓶,瓶里全是没送出去的小纸条。

这些场景里的孩子,身上都有相似的“缺爱印记”。他们像被遗落在角落里的星星,明明渴望发光,却始终等不到照亮自己的那个人。

2

那些“不被看见”的童年,正在悄悄改变孩子

心理学中有个“情感饥饿”理论:

孩子就像需要食物一样需要父母的爱,长期缺爱会造成心理上的“营养不良”。

那个在抽血大厅的小女孩,攥着验血单子的手指一直在发抖。

她反复把袖口往上扯,露出手腕上淡淡的划痕,这兴许是她疼到极致时“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缺爱的孩子,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前额叶皮层发育会滞后。

他们就像失去“情绪刹车”的司机,要么用自伤缓解痛苦,要么把所有情绪都埋进心里。

包子铺的男孩总爱模仿别人拥抱的姿势。

有次他看到我哄哭闹的二宝,偷偷躲在树后张开双臂,又迅速放下,低头踢着石子嘴里囔囔道“抱抱,抱一下”。

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实验”表明,缺乏肢体接触的孩子,体内催产素水平更低。

他们长大后往往会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就像明明渴得要命,却不敢触碰水杯的人。

看月亮的小姑娘,最近开始看她在阳台画画,画里有手机,有够,有玩偶,她写着:

“它们才是我最亲的人”,我的爸爸妈妈不爱我,他们总有他们爱的,妈妈爱花,爸爸爱文玩。

剑桥大学一项追踪20年的研究发现,情感忽视型家庭的孩子,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的4.3倍。

那些“被手机夺走的关注”,正在孩子心里种下孤独的种子。

3

改变,从看见“爱”开始。

幸好我们生活资讯富足的现代,所有的“缺爱模式”都有破解的方法。

《全脑教养法》里说:“孩子的大脑就像两半拼图,需要父母用爱帮助他们整合。”

当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就能发现他们藏在“叛逆”“孤僻”背后的真实需求。

那个在抽血大厅发抖的女孩,需要的不是“懂事”,而是一句“妈妈抱你”;

总啃灰包子的男孩,渴望的不是“独立”,而是爸爸能分他一半伞;

看月亮的小姑娘,等待的不是“第一名”,而是妈妈能陪她看一次星空。

《如何爱孩子》中提到一个关键概念:“无条件的接纳,是孩子安全感的土壤。”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父母“看见”他们的情绪。

不是用“别哭了”否定悲伤,不是用“别闹了”压抑愤怒,而是蹲下来轻轻说:

“我知道你很难过,爸爸妈妈在这里。”

这种“情感呼应”,能让孩子大脑中的压力反应系统逐渐平静,重新建立对世界的信任。

4

写在最后:

正面管教》书中有说:

孩子的首要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我们忙着给孩子报补习班、买新玩具时,别忘了,他们最想要的“礼物”,是父母放下手机的10分钟,是睡前一个温暖的拥抱,是犯错时一句“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爱”不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奢侈品,而是孩子成长的“刚需”。

那些在爱里泡大的孩子,也许不会成为最耀眼的星星,但一定能成为内心有光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有最温暖的港湾。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接住,愿每份爱都能被认真回应。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长期缺爱的孩子,其实一眼就可以识别,愿每个孩子都是那个被爱的小孩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