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对孩子“过度关注”是一种伤害!做到这4点,大人“松绑”、孩子成长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养育孩子这条充满爱与挑战的道路上,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遮风挡雨,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走一点弯路。

吃饭时,孩子明明能自己端稳饭碗,我们却担心烫着,追着喂;写作业时,我们全程“保驾护航”,一有问题就急着解答;孩子情绪稍有波动,我们比他们还紧张……这些看似无微不至的关心,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过度关心,孩子成长的“隐形绊脚石”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小区里欢快地骑着自行车,我们这些家长在一旁看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不时大声提醒:“小心路,别摔跤!”“骑慢点,别撞到人!”孩子出一身汗,我们比他还紧张,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出点啥状况。

但你知道吗?这样的过度关心,不仅让我们自己累得够呛,还可能让孩子失去独立成长的机会。

管得太多,虽然能避免一些小错误,但也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宝贵空间。

过度关心的“三大坑”

玩乐上的“过度关注”,让孩子难以专注

孩子玩玩具时,他们正沉浸在玩具带来的乐趣中,可能是在搭建积木、玩拼图,思维和动作紧密配合。我们却时不时凑过去说“这个应该这样放”“那样不对”,孩子原本集中在玩具上的注意力被我们的话语吸引走,他们要停下来思考我们说的内容,原本专注的玩耍状态被干扰。

我们总是忍不住打断,想要指导孩子做得更好。但这样的打断,只会让孩子分心,无法全身心投入。久而久之,专注力就像被橡皮擦慢慢擦掉一样,越来越弱。

学习上的“过度关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很多父母可谓是操碎了心。每天,孩子一放学,我们就开启了“监督模式”,坐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孩子写错一个字、算错一道题,就立刻指出,甚至直接上手帮孩子修改。孩子做作业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唠叨:“快点写,别磨蹭”“认真点,别粗心大意”。在孩子的学习规划上,更是大包大揽。从孩子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到周末的兴趣班选择,再到寒暑假的预习复习计划,都提前安排得妥妥当当。

然而,这种过度监督、辅助和安排的做法,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是被动地接受我们灌输的知识。他们会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为了让父母满意。

生活上的“过度关注”,削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生活中,孩子活泼好动,打翻牛奶、弄脏衣服这类状况十分常见,但很多家长常常却忍不住对孩子唠叨起来,指责他们做事毛糙、不细心。只顾着发泄情绪,却忽略了孩子此时内心的慌乱与自责,他们并非故意为之,或许只是因为动作不够熟练或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父母的这种唠叨,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做不好事情,内心充满挫败感。

不仅如此,有的父母还习惯替孩子做选择。小到日常的穿衣、饮食,大到兴趣班的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标准来安排,很少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总觉得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却没意识到这是在剥夺孩子自主决策的权利。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失去自我,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可,自我价值感被一点点削弱,变得缺乏自信和主见。

如何把握与孩子相处的“分寸感”?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既不过度关心,又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呢?

01

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们。饭菜好不好吃、兴趣班喜不喜欢,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02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孩子尝试新东西时,不要总是急于指导,甚至制止和指责。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试错,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像小树苗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一样,孩子也需要经历挫折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03

给孩子留点自由空间

孩子需要时间来和自己、和朋友相处,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父母不要过多干预,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成长。这样,孩子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父母也要好好爱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我们要先照顾好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孩子成长。当我们活得精彩时,孩子也会从我们身上汲取到正能量。

好的父母,是孩子的“成长伙伴”

好的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也不是他们的“指挥官”,而是他们的“成长伙伴”。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又要学会放手,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尝试。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警惕“过度关心”,学会与孩子保持合理的“界限”。对孩子“松绑”,就是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佳拍档”,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旅程吧!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对孩子“过度关注”是一种伤害!做到这4点,大人“松绑”、孩子成长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