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计算”是数学学习优质的前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个很扎心的现实就是: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总是学着学着,忽然出错率就高升了,明明很认真的听课做作业,中低年级阶段数学成绩还很不错,可到了高年级数学就是问题百出,即便老师费尽心力的补课补课补课,可还是很难让这些学生走进优秀的行列,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我认为,中低年级段,除了进行学生思维深度灵活度的开发,及听课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计算关”,中低阶段,计算不仅仅是“会算”、懂得计算算理、能基本算对,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计算技巧”达到“练熟“计算进而“熟练”计算,只有计算“信手拈来”熟能生巧,数学学习才会有基本的保障。
我曾经调查过相当一部分教过的考入名校的学业优秀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数学卷子的基础部分,总是能很快的完成每一个小题,当别人还在为一个填空煞费时间的计算时,他们已经轻轻松松的进入了下一道题目,于是考场上,他们总有时间思考最后的压轴题目,而其他那些学生甚至连压轴题都没时间看,于是成绩的差距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那么中低年级段怎样进行计算过关练呢?
我觉得,鉴于现在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时间少等现状,计算练习一定要讲究策略:
策略一:坚持日过关练习。无论时间多紧张,一定要坚持“每日一练”,而且不要盲目的发一张卷子练习,要随着时间的长短设置练习的题目;
策略二:“定时不定题”练习。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如5分钟),让学生做计算题,时间到,做的题目最多准确率最高者获胜;
策略三:“定题定时”练习。就是先确定一定的计算题目(如60道题5分钟),让学生自由做,凡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准确率高者获胜;
以上策略二三都是要让学生不仅重视自己计算的准确率,还要重视计算的速度,为后续学习复杂题目减轻计算负担做准备。
策略四:创设计算训练小游戏。
游戏1:3N+1大猜想,随机选一个数,按照如下规则进行计算:
(1) 如果是奇数,则将这个数乘3加1;
(2) 如果是偶数,则讲这个数除以2;
(3)将得数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如果最后得到1,则停止。如选17,那么整个计算序列如下:
17–>52–>26–>13–>40–>20–>10–>5–>16–>8–>4–>2–>1
这个游戏可以不分地点场合进行练习,也可以教给家长,在家里茶余饭后散步等时间,和孩子一起练习,有兴趣有能力的,还可以试试从1000开始。
游戏2:寻找黑洞数
随机取三个数字不相同的三位数,按如下规则操作:
(1)将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得到数A;
(2)将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B;
(3)计算A-B;
(4)将得数A-B继续重复(1)-(3)的操作。
比如,所选的数为375,则依次计算的得数为:
753-357=396
963-369=594
954-459=495
后面就开始重复了,所以495是一个黑洞数。
那么,随机取一个四位都不相同的四位数,是否也可以得到一个黑洞数呢? 试一试
这个过程,不仅仅锻炼了计算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排列能力。
游戏3:跳格子计算。
准备一个骰子,制作一张方格纸,每个方格里都含有一个算式,首先从起点开始,掷骰子,掷到数字几,就向前数几格,并口算那一格子的算式,口算正确了则继续掷骰子前进,最终到达终点者获胜;
当然了,计算游戏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选一些适合自己班级或适合自己加孩子的计算优秀,进行计算训练,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计准确率都会大幅度提升。
总之,小学时期的计算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会算理”阶段,中低年级阶段一定要重视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的训练,只有计算的一率一度达标了,计算才算是真的过关了,只有计算真的过关了,学习质量才会真的有了保障!故,数学计算莫拘泥于所谓的“会了”,亦要关注是否熟练了,如此,学生的数学才会真正达到“又对有快又越来越好”!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计算”是数学学习优质的前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