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发现——
现在的娃,从小啥都有,
就躺平、摆烂、不想努力了。
衣服穿最好的,饭菜吃最讲究的,
书包文具堆成山,课外班排满天,
但是一提到学习,他就立马摆烂。
你着急,他躺平;
你鼓励,他嫌烦;
你讲道理,他直接一个白眼翻上天。
这不是娃有问题,而是“童年富裕症”在偷偷搞破坏。
01.
什么是“童年富裕症”?
童年富裕症,就是指孩子的一切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变得目中无人,做事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
说白了,就是——
什么都不缺,因为都有人安排,
从未挨饿受冻,也没学会承担责任。
上学家长送,作业家长催,
考试家长愁,复习家长陪。
而孩子呢?
只需要“存在”就能享受一切,
自然也不懂珍惜、不愿付出。
久而久之,
在他们眼中,
学习就成了“爸妈的事”,
努力也变成“别人家的事”。
02.
你是不是也做过这些?
这些场景你熟不熟——
不愿学,马上找补偿;
写作业慢,那就帮着写;
考试没考好,赶紧安慰娃;
打卡打不动,你代打、催打……
但其实,你的每一次“心软”,
都在消磨孩子的责任感,
也在间接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
“努力,不是你的事,反正有爸妈给你兜着。”
03.
内驱力不是天生的,
是后天养出来的
别老说“我家孩子没自觉性”,
那只是你没养出他该有的“自我驱动”。
想让孩子主动学?
不应靠吼,也不应靠物质;
而是要激活他内心的“成就感”。
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
04.
打卡训练模式,
最好的习惯养成器
不是打卡有魔法,
而是它更容易让孩子尝到“努力就会有结果”的感觉。
因为,打卡式学习可以——
01
拆解目标
打卡式学习能把看似遥远的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清晰可达的小目标。孩子每天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完成就算成功。
02
即时反馈
打卡式学习一般题量不会太大,也因此,完成打卡后往往能立刻见到成效,肯定孩子的成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03
提高参与感
打卡式学习不仅能给予人正向的激励,还能和同龄人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在这样的良好学习氛围下,孩子的参与感也会得到提高。
因为,很多时候,
并不是孩子学不动,
而是他没有看到“努力的意义”。
05.
父母可以怎么做?
以下几点建议,父母一定要记住:
01
适当“断供”
别总是什么都替孩子考虑好。
学习是他的事,该他负责就得负责。
你不是“陪读保姆”,你是家长。
02
设置规则+后果
不是“学不学随他”,
而是“没完成就得为后果负责”。
比如少打卡,组内扣分,就该取消奖励。
03
别用奖励“贿赂”
你越开条件,孩子越依赖外驱。
用打卡/挑战等这类任务方式,
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完成的过程中找回自信心和成就感。
04
找对节奏和方法
不是猛灌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任务要小,反馈要快,正向要多,
方法对了,孩子自然上道。
寄语: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他们需要一个舞台,一个能看见“努力结果”的舞台。
而我们要做的,
不是拎着鸡毛掸子天天催,
而是找到对的方式,
帮他点燃一把叫“内驱力”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