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行为背后的真相让人扎心!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发现一个现象没有?

在学校,老师夸孩子听话懂事;

在外面,朋友说孩子乖巧礼貌;

可回了家,娃就成了“脱缰野马”。

为什么孩子在外人面前都很听话,你在身边,就肆无忌惮?

难道孩子都是天生的“演员”?

其实这件事,并不难理解。

01.

孩子会“变脸”,

实则是“自保”

为什么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畏手畏脚?

事实上,这是一种安全感匮乏的体现。

数据表明,95%的孩子都有认生的表现,

这一现象,事实上并不少见,并且尤其常见于12岁之前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陌生人时,生物本能的反应都是躲避、试探。

因为“未知”,在基因的字典中,

对应的注释,是“危险”。

正因如此,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才会表现出过分的礼貌、懂事。

而在班级中,又因为老师的管束,便更显得畏手畏脚。

这一现象只有孩子逐渐长大,或者开始适应环境时才会有所改善。

那表面上的礼貌、懂事,带过娃的家长都知道,

那只是孩子还没跟他混熟罢了。

既然面对陌生人的礼貌并非是孩子本性,

难道他在家时“鸡飞狗跳”的样子,才是正常表现?

也并不是这样。

02.

肆无忌惮,是爱的反噬

不知道家长们发现一件事没,

孩子即便在和别人混熟了以后,开始有些放纵,

但依旧不会像在自己面前时一样“肆无忌惮”。

为什么?

孩子之所以在家里“没大没小”,是因为他过度信任你。

这一点,在“严父慈母”式的家庭尤其明显:

妈妈管孩子,说一句,顶两句;

爸爸回了家,一声不吭,溜进房间。

孩子怕爸爸,本质上同孩子怕陌生人很相似——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母亲承担育儿的主要工作。

这里我们不对此进行批判,只阐述客观现实。

而父亲缺位的家庭,再加上“严父慈母”的配置,孩子便不可避免的变得“见人下菜碟”。

其实孩子不是怕爸爸,而是对爸爸感到陌生。

当孩子在你面前肆无忌惮,仿佛无法无天时。

这是孩子对你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无奈。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提倡让老一辈带娃。

所谓的隔辈亲,绝不是嘴上说说的,

老人带娃,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更加溺爱,

老人在场,孩子便会更加肆无忌惮。

03.

别让肆无忌惮,

成为常态

当孩子在母亲面前不听话时,记住:

永远不要一昧的做“慈母”。

当孩子对你不礼貌时,你要知道:

他可以对你不礼貌,也可以对其他人不礼貌,

礼貌与否,只取决于熟悉程度。

当孩子习惯性的对熟悉的人不礼貌时,

孩子很有可能会在成年后失去朋友。

试想一下:

你是否也有认识一些对外人好,对自己人却很过分的人?

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胳膊肘往外拐”。

而这种人,身边的朋友总是流动的。

一定要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明白:

不要把他人的善意当做可消耗的资本;

更不要把真心视为可兑换的货币。

如果孩子只在你面前肆无忌惮,请珍惜:

因为在他心里,只有你会包容他所有的错误。

但同时,也请不要因此而心软:

要让他明白,你对他好,

不是为了让他肆无忌惮,只是因为你爱他。

寄语:

其实写到这里时我的内心有些无奈,

家庭教育,重点在家庭,如果单靠一个人,永远也无法做的面面俱到。

好的教育,是两人互相配合,口径一致、恩威并施。

简单来说,便是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但或许,这件看似很容易的小事,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却很难办到。

成长,终归是需要父母一同陪伴的。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行为背后的真相让人扎心!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