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永远不要“拯救”你的父母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父母年纪大了,认知已经形成闭环系统,所以不要想着从根上去瓦解对方的三观,尊重就好。

争辩是完全没必要的,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本质上是身份形成的上下位压制,哪怕你是对的,父母也不太可能认可你。

很多父母只想当孩子的家,替孩子做主,试着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为孩子指明出路,我相信大多数父母本心一定是好的,但好心和正确的托举之间,很多时候并不形成必然关系。

从家族三代的角度去看,我认为真正的孝顺不是对父母百依百顺,也不是言听计从,真正的孝是让家族转运。

父母辈如果没能积累一定的资源和财富,那么到你这一代所肩负的任务,就是终结上一代对财富的匮乏感。

真正的孝顺是坚决把父母的弊端和缺点舍去,无论如何都不要在自己的身上再次重演,这样才能彻底让这个家族命脉上的缺陷在我们这一代终止,不延续贫穷和固执,只传承踏实和认真做事的优点。

当然,父母一定有自己年龄和认知上的局限性,这也许是物质匮乏带来的,你作为子女也不必太过苛责,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致力于让父母对自己怀有歉意,本质上是没必要的。

因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活出自己富足的样子,只不过你无法指望父母给你帮衬,仅此而已。

不对抗父母,先活出你的笃定感

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总喜欢对你指手画脚,指挥你的人生,其实是现阶段的你还不够强大。

这种强大不仅指财富上的积累,更来自于对自身选择权的捍卫。

我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真相,那就是一个家里谁说了算,本质上取决于谁为家庭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

假如父母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是出钱出方案的那个,那么父母对你的介入就不会太强,相反你如果现阶段还在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则父母会本能地把你当孩子,不认为你可以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开悟,就是意识到任何关系都是价值本位,你只要拥有扎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你便不会被任何亲密关系所困扰。

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再去埋怨父母不理解你,你的关注点只会聚焦在自己的事业上,只要先把事业立住,比父母更懂得社会的竞争之道,则许多家庭矛盾都会被降维解决。

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从我出社会至今,我的父亲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我创业,认为我的人生路应该是维稳第一,找一份踏实的工作干到退休。

因为他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他的生命经验带来的固执的观点。

当然我是理解的,但我从来不会直面冲突,我的核心关注点不在于吵赢,而在于拿到结果。

一个好的结果所带来的说服效果,胜过千万言语。

所以我应对这种论调的第一步,是先从物理上远离父母,去到一个新的城市重新开始。

都说距离产生美,我有了清净的时间,心力不被消耗,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和父母争辩谁的路线对,我把全部时间投入到自媒体上,做出了结果,于是再迂回去解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父母看到了确定性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再干涉。这是我给自己争出的话语权。

好的父母,底线仅仅在于不添乱

在东亚式的家庭氛围里,大多数父母都热衷于宣传苦难教育,无比推崇没苦硬吃,甚至阻拦孩子去真实的现实世界横冲直撞。

这实际上不是“保护”,而是一种添乱,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爱,但爱的方式不对,最终通向的结局大概率就不是望子女成龙凤。

每一个孩子原本生来都是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他们天然对世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探索欲,想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但很多父母不理解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应该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的期望应该凌驾孩子本身的意愿。

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世俗意义上的挫败,远远不及父母的压制来得有破坏性。

但悲哀的是,你作为孩子,在你真的确保自己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之前,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对抗父母这一套压制系统。

所以很多时候你会看到无数中国孩子和父母之间充满的是不必要的对抗,父母为了说服孩子煞费苦心,孩子为了捍卫自己耗尽心力。

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一员,我知道很多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许正在经历一样的处境,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让家庭关系的内耗情绪困住你的人生,往外看去,你所着眼的应该是这个世界。

人与人天然存在关系博弈,而决定地位高低的,无非就是实力强弱。

当你先觉醒了这一点,你的世界就会打开,开始抛弃虚无缥缈的情绪对抗,转而去追求一劳永逸的人生解决方案。

你不必拯救父母,破局核心在于你

决定父母对你影响力强弱的关键,在于你的主体性。

很多时候你不要指望父母会自觉降低对你人生的干预。

相比起把改变的期望放到父母那里,不如向内求索,当你的银行卡余额高于你的父母时,当遇到事情你的处理能力比父母成熟时,你的主体性就会无限强大,父母的干预也就瞬间减少。

所以,往外看才是家庭内耗的终极解法,相比征服父母,不如征服外部世界。

我们的任务其实不是凌驾于父母的认知,也不是费劲心力去证明父母的错误,我认为真正成熟的人不需要来自父母所谓的道歉,而是压根不把心力放在如何与父母纠缠上。

向外望,则世界宽广,与父母论长短,则所有的精力都困在这个小家当中。

虽然说真正好的父母不制造内耗,而是能陪着孩子一致向外,但现实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认清到这一点,即使认清,也很难就能改掉瞎操心的习惯,降低对孩子主体性的侵略。

如果父母习惯性对孩子灌输苦难教育,或是悲惨叙事,那么孩子很容易滋生出一种内疚情绪,这样的孩子是快乐不起来的,他们心里总是有“快乐羞耻症”在折磨着自己。

这种状态带来的就会是无限内耗,剿灭个人的所有高能量。

所以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尽量物理上远离,心理上隔离,和原生家庭留有一定的空间,给自己一段完整的时间充分成长、变强。

只要你把锚点从原生家庭问题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你就会发现原先困扰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不过是小小浪花里的一朵。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永远不要“拯救”你的父母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