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家长和学生曾经向我抱怨过:我的孩子或者我在初中的成绩相当好,但一到高中就变得糟糕了,怎么学都跟不上了。看着他们那么的焦虑,又想着这么多人都这么认为,我也就相信了这种观点,接着我自己也焦虑起来,害怕把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教的不好了。整天在这种担心和害怕中战战兢兢,工作乐趣一点一点地磨损掉了。有时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把知识点教了一遍又教一遍,患得患失。后果就是教学时间总是不够用,一听有额外的时间可以补课就想抢来占为己用。
尤其是教重点班,更是害怕误人前途。一旦接手了重点班,就压上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情况良好时还可以睡个好觉,如果哪一次考试考砸了,觉都睡不安稳。因此我总是拒绝接手重点班,劳动强度倒是其次,心理负担真是说不出来的大。有些老师觉得我是清高:别人想教重点班还教不着,你倒是要领导三求四请,莫非离了你,学校就不能正常运转了?说实话,有些事是没法解释的,越解释越解释不清,自己的工作只能自己感觉。
领导也确实看出了我的“不识好”,近十年来也不再让我教重点班了。我是暗暗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我也是天真地认为“普通班教好了是可以追上重点班的”,因为曾经那么多学生的抱怨仍然萦绕在耳。如果我把普通班教的和重点班一样的好,那不是证明我更有本事吗?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10年来我没有把任何一个普通班教的跟重点班一样的好,更不要说超越。现在我才幡然醒悟:那些初中成绩相当好,一到高中就跟不上了的说法根本不成立。只要是真的好就会一直好,突然不好了只能说明过去的好是昙花一现,不是真正的好。
每颗种子都有一次发芽的机会,确实蕴含着无限的潜力,但有些种子天生就干瘪,即使有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也破不了土。在合适的种植季节里,庄稼的主人施肥时不会厚此薄彼,盼望着所有种子都能破土而出。可是一旦出土,并不等于可以自由生长,现实会更加残酷,长得不好的或者长成异类的,统统会被主人拔掉。这时长得不好的种子会说,我也好不容易长出来了,难道我连成长的机会都没有了吗?或者可怜地要求主人多施点肥,自己就能茁壮成长了,借此打动主人格外怜惜。但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用的,主人只会更细心地呵护好的幼苗,而忍痛放弃天生不足的幼苗。
教育资源还缺乏,不足以让所有孩子能自由选择想要的教育,必须接受竞争。竞争总是残酷的,几轮竞争之后,小学成绩好但初中成绩不好、初中成绩好但高中成绩不佳、高中成绩好但大学成绩平平的人都将湣为众人矣。所以“初中成绩相当好,但一到高中就跟不上了”是个彻彻底底的伪命题,好只有一以贯之才有用,否则都是假好。这种假好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完全不必有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