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位好妈妈,是男孩人生的底气,正确养育男孩,妈妈要注意3点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男孩小时候,特别“横”?动不动就要打打闹闹、上房揭瓦,一刻不停歇。

可奇怪的是,长大后,他们却变得畏畏缩缩、说话没底气、情绪易爆炸。

这些看似突然的“变化”,其实早就埋了种子。

妈妈,是那个在他成长初期,与世界连接最紧密的人。

而我们的一言一行,正在悄悄为他构建一生的自我认知。

所以,一位好妈妈,是男孩人生的底气,正确养育男孩,我们要注意3点。

一:安全感,是男孩的第一件铠甲

我们总说男孩要坚强,要独立,要能扛事。

但真正能支撑他扛起风浪的,不是我们从小对他讲了多少大道理,而是他心里有没有一块地方,叫“无论我怎样,我都知道妈妈爱我”。

我们回想这些画面:

他摔倒时,我们是冲上去大惊小怪,还是走过去淡定地拍拍他说:“没事,自己站起来看看?”

他犯错时,我们是第一时间责骂,还是问一句:“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考试没考好、跟小伙伴打架、画画弄脏衣服时,我们是先安慰,还是先批评?

这些细节,其实是在给他传递一种信号:“我不会因为你失败或犯错,就离开你,我相信你。”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稳定的依恋关系”。

说的是,一个人小时候被稳定爱着、接纳过,长大后才不会一遇到否定就崩溃,不会一被拒绝就躲避。

这种底气,妈妈给得最多。

如果我们太焦虑、太控制、太唠叨,男孩心里会潜意识里觉得:“我是不是不够好?”

于是,他要么变得讨好型人格,要么变得逆反封闭——不是胆小,就是叛逆。

其实,我们最不该忽视的,是孩子在说:“妈妈你听我说”的时候,我们到底有没有真的听。

一个男孩是否自信,不在于他能不能顶嘴,而在于他敢不敢表达、不怕被否定。

男孩的自信,是在妈妈眼中看到的。

二:别太快纠正,先理解他的“野”

男孩天生就是探索型小动物。

他们喜欢动手、好奇、试错,有时候看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他从沙发上跳下来,不是故意气我们,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飞;

他用积木砸人,不是攻击,是在测试反应;

他偷偷把一整瓶洗发水倒进马桶,是在“做实验”。

但我们常常太快下定义:“怎么这么不听话?”、“别动,危险!”、“坐好了,不许乱跑!”

我们越压,他越闹。越管,他越反抗。

其实孩子不是在对抗我们,而是在试图捍卫“我是我”的存在感。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带儿子去餐厅吃饭,他总是想站起来到处跑,邻桌还频频回头。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再乱动,等下就不给你吃!”

可换一种方式:“你是不是坐太久了想活动一下?等菜上来之前,我们去门口转一圈,约定好等下要乖乖吃饭哦。”

引导,而不是压制;

参与,而不是控制。

说白了,就是我们不跟他对着干,而是跟他站在一起,看他想要什么。

当我们从“管理者”变成“合作者”时,他才会愿意听、愿意跟随。

男孩不怕规矩,怕的是没有喘息的空间。

那些看起来“很皮”的孩子,其实,只是还没学会如何表达自己。

他需要的是,有人教他如何发力,而不是直接关掉他的开关。

一个被欣赏、被理解的男孩,才有可能成为真正自律的男人。

三:学会“松手”的妈妈,养出真正有担当的男孩

说出来可能有点刺耳,但太多妈妈,毁在“舍不得放手”上。

小时候我们帮他穿衣、系鞋带、收书包;

长大了还在提醒写作业、带伞、别迟到。

有的妈妈,甚至孩子都上初中了,还要每天早上喊三遍:“快点起床,不然迟到了!”

孩子一句“我不想吃饭”,我们就怕他饿着,赶紧换着花样做。

结果最后累的是我们,烦的还是我们。

妈妈是他第一个依赖的人。如果我们一直替他做决定,他自然不会学会自己承担后果。

成长,就是在“自己试+自己错+自己改”中完成的。

一个总有人兜底的男孩,怎么可能成为一个能顶天立地的男人?

我们不妨慢慢放一放手:

让他自己决定穿什么,即使穿错也无妨;

让他自己记得作业交没交,即使被老师提醒一次也没关系;

让他自己承担说错话带来的尴尬,我们只在旁边轻轻地提醒:“我们下次可以怎么说得更好?”

他可能会慌、会手忙脚乱,但这些慌乱,是他成为大人的第一课。

我们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在有边界、有安全网的前提下,放他一步步走出去。

其实最难的不是孩子放不下我们,而是我们放不下他们。

而我们只需要在他需要时,稳稳地站在他背后,不插手、不逼问,默默陪他扛。

当我们愿意相信他是个“小男子汉”,他才会真的长成男子汉。

他这一生,难免会有风雨。

而我们,是他穿越迷雾时心中那束光,告诉他:你值得被爱,也值得被相信。

妈妈的底气,就是男孩走进世界时,最勇敢的那一步。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位好妈妈,是男孩人生的底气,正确养育男孩,妈妈要注意3点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