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小学期间,宜适度向老师展示孩子的优势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对孩子的照顾都是无微不至的,哪个孩子都是宝宝,她们就像孩子的第二个妈妈,成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

孩子即使表现不好,老师也会以鼓励为主。家长的心态和老师一样,如果孩子今天没吃好、今天不开心,家长就会担心孩子的处境,还会主动询问老师为什么。

这样的情况进了小学就变了,小学老师的责任是教学为主,而不是照顾孩子。他们的精力要放在一个班的学生身上,不可能顾及孩子喝水了吗,热了会脱衣服吗,坐的久了会累吗这些问题上。

如果孩子是比较内向的或比较慢热的,开始上学的一段时间,就不容易引起老师过多的关注。

所以,父母与老师的沟通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孩子从小的一些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初始印象。

 

毕竟孩子还小,家长都希望他们在学校中能开心快乐 ,还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一些锻炼的机会。

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当、自然的向老师展示孩子的优势,既要让老师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又要避免有炫耀的成分。

并且,还需要根据老师的性格特点、孩子学校的氛围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动态调整。

我身边有些同学的家长就很“高调”,他们喜欢将孩子方方面的优点和特色都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是:孩子某些方面的突出特征能够让老师快速了解,老师也能关注孩子,并给他们一定的展示机会,还有机会让他们担任一些班级职务。

但是,过度“高调”可能会让老师觉得家长在”炫耀”孩子。如果孩子接下来的表现未能达到老师的预期,会产生一定的落差,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压力。

建议:如果处在一个很开明和重视个性化发展的学校中,或者班主任老师的性格很开朗、喜欢和家长沟通,就可以适当的多展示孩子的优势,并积极与老师沟通。

如果觉得学校或者老师不是特别容易沟通,有一定的距离感,可以先观察,通过自然的方法展示一些孩子的优势,看老师的反应和态度、再做调整。

 

从另一个方面说,有些家长喜欢“低调”做人,对待孩子的长处也不喜欢主动展示。这样做,带着一种很谦和的态度,老师对孩子处于观察阶段,对孩子的印象来自于孩子自身的努力和表现。如果孩子很优秀、早晚会被老师注意到,并得到一些锻炼机会。

但是,如果孩子适应性比较差,或者老师的事务比较繁忙,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优势未被老师充分关注,会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错失一些锻炼机会。

我们就是普通家庭,孩子也需要靠自己的成长,如果家长有自己的资源和背景,可能不用花太多心思在这个上面。

比如,我有个朋友在孩子小学期间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为孩子在学校争取了很多的锻炼和表现机会。并且他也一直在自己的社交圈子展示孩子的优秀之处。

所以,孩子从小就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在很多公开活动的场合都能看到他家孩子的身影。但是升入初中后,就不是他的能力范围了,孩子也因为小时候对自己过于“自信”了,学习成绩和内在积累都不够高。所以在一个很优秀的初中,孩子有些不适应,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自己过得太普通了。

这就是外力的过度作用,导致孩子容易得到机会和赞扬,渐渐迷失了自我。所以,家长既不能太低调,也不能太过于炫耀和张扬。

长远来看,让孩子靠自己的能力长大,胜过父母的“帮衬”和“提携”。然而,现在是个自我实现的时代,默默无闻不是件好事,每个人都需要积极的展现自我的价值。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在学校中有更多的自我成就感。

但要让孩子明白:人生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机会和更好的成绩,有个踏实的心态和学习习惯,胜于一切。

 

父母可以将孩子的优秀特色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展现;而不是直接表扬和夸奖孩子,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智慧地展示孩子的优势,也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和机会获取。

一些方法介绍:

1、如果有家访或者和老师一对一的沟通环节,可以提前准备一个谈话清单。请教老师的教学的问题,再将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做一个简单介绍。用客观的语气讲述孩子的优点,希望老师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

2、关注班级通知,小到班级的小干部选举,大到学校或者市区级的比赛。如果有适合孩子的,就让孩子积极参与。即使选不上,孩子的优点也可以通过自己主动介绍的方式,让老师有所了解。以后如果还有机会, 说不定老师就会想到孩子。

3、积极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充当志愿者或者贡献一些爱心。在活动中,孩子的特点可以自然的介绍和聊一下,还可以了解到其他班级和孩子的情况。

4、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展示一些孩子的“成果”语气谦虚,只是给孩子一些小小的鼓励。如果孩子的成就有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也要单独感谢老师的培养。

 

无论高调或低调,真诚才是核心。

比如,跟老师交流的时候,多用沟通和请教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夸奖。用谦虚的态度来对事情进行描述,并且增加自己的想法,给老师抛出问题,以便进一步沟通。

比如,想跟老师说说孩子最近某个方面进步了,不要直接说“孩子最近字写的好多了”,可以说“上次跟您沟通完,孩子用您教的方法认真练字,最近字进步一些了,接下来还应该怎么让他坚持呢?”

给老师抛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请她给出指导,问题越有指向性、老师越容易给出建议。如果问一个没有具体方向、很泛泛的问题或者直接说出了结论,没有给老师沟通的空间,就不容易和老师请教了。

比如,”这学期在您的指导下,孩子开始主动预习课文了。不过他的朗读还是不够流畅,您觉得我们每天坚持读10分钟吗?”

用一种冷静和沉稳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们的优点,迟早会有被别人看到的那一刻;如果他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就静候花开。适当展示、不急功尽利,因为孩子的人生还长着呢。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小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完全的主见,未必希望家长将自己所有的特点都告诉别人。

所以,父母应该懂得保护孩子,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都是成长中的一部分。不要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孩子的优势,也不用着急孩子为什么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

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孩子的老师也形形色色,不必因为别人的意见而影响到自己,也不用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努力表现。

祝好,育儿路上一起成长~~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小学期间,宜适度向老师展示孩子的优势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