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个孩子小学阶段开始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那20%到底有多关键?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好久不见啦!橙子妈妈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教育中的二八定律。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她家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每天陪读写作业忙得焦头烂额,还要操心各种特长班、兴趣班,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她问我:”橙子妈妈,我感觉自己已经付出120%的努力了,可孩子的进步却不明显,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看到这条信息,我忍不住笑了。说实话,我当年带橙子小朋友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呢?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资源都塞给他,结果累得自己半死不活,孩子却一脸莫名其妙。后来我才慢慢开窍——原来在孩子教育中,并不是付出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找到那关键的20%,才能带来80%的效果。

01

我们常常耗费精力在无效努力上

记得橙子上小学二年级那会儿,我每天花4个小时陪他写作业,从放学接他回家就开始:”快点写作业!””这道题做错了,重写!””字写得太丑了,擦掉重写!”整个过程就像打仗一样。

有一次,眼看着都快10点了,作业还没写完,我急得直跳脚:”你这道题怎么还做不对?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橙子委屈地说:”妈妈,我累了,脑子转不动了。”我当时没忍住,直接炸毛:”你才二年级就喊累?以后怎么办?”

结果那天晚上,我俩都哭了,作业还是没完成。第二天老师打电话来,说橙子上课无精打采,跟以前判若两人。我这才猛地惊醒——我们每天这么大动干戈地写作业,到底图个啥呢?

很多爸爸妈妈跟当初的我一样,在孩子教育上走进了一个误区:把大量时间花在了低效的事情上,忽略了真正能促进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

02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什么?

也许你听说过二八定律,又叫帕累托法则: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而这20%的事物却决定了80%的结果。

这个原理放到孩子教育中同样适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和人格形成的80%是在12岁前完成的,而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想想看,我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里,有多少是真正有效的?又有多少只是无效甚至有害的?我现在回想起来,之前每天4小时的陪读,可能只有不到1小时是真正有效的,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俩都在互相折磨。

真正的教育高手,都懂得把精力集中在那关键的20%上。

03

小学阶段,那关键的20%到底是什么?

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学习,我慢慢发现,在小学阶段,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20%,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

有一位小学校长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能从一个一年级新生的自理能力上,大致判断出他六年后的学习成绩。”

刚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才发现真的是这样。橙子刚上小学时,我一直代劳他的事情,觉得孩子小,多帮帮他怎么了。结果到三年级,我发现他的学习能力确实受到了影响——连收拾书包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更别提管理自己的学习了。

后来我才明白:自理能力不是小事,它关乎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这些品质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我家对门王阿姨的孩子小明,从一年级开始就自己收拾书包、整理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现在上五年级了,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特别懂事。王阿姨告诉我,她从不怎么操心孩子的学习,只是在小时候花了很多心思培养他的生活习惯。

2. 情绪管理能力

有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比智商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

记得橙子三年级时参加数学竞赛,考前一天晚上紧张得睡不着觉。第二天考试果然发挥失常,回来就大哭。看着他那样,我心疼极了,抱着他说:”没关系的,妈妈知道你很用功,这次没考好不代表你不够优秀。”

慢慢地,我教会了橙子一些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深呼吸、积极自我对话、转移注意力等。现在他已经能够从容面对考试和竞争了。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指出:能够识别、理解并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在学校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与同学和老师建立积极的关系,并在面对挫折时保持韧性。

3. 阅读习惯的培养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可能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橙子阅读能力比较弱,我着急得不行,天天逼他读书。结果适得其反,他看到书就头疼。后来我换了策略,每天晚上睡前给他读20分钟的故事,慢慢地,他自己也开始主动翻书了。

现在橙子已经是个小书虫了,语文成绩也蹭蹭往上涨。更让我欣慰的是,通过阅读,他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遇到问题也能从多角度思考了。

美国教育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所有学习的基础。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等于拥有了打开世界的钥匙。”我感觉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4. 与父母的安全依恋关系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孩子上了小学,就该独立了。可研究表明,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依然需要与父母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连接。

我的一个朋友小李,工作特别忙,平时很少陪孩子。她儿子明明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成绩也直线下滑。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小李每周抽出固定时间陪孩子玩耍、聊天,不谈学习,只关注情感连接。半年后,明明的状态明显好转,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告诉我们: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通常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对学习至关重要。

04

如何把握那关键的20%?

明白了什么是小学阶段的关键20%后,我们该如何把握它们呢?下面是一些实用建议:

培养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

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自己收拾书包、整理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等。记得多鼓励,少指责,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信心。

我家橙子现在每天早上自己叠被子、整理书包,放学回家按计划完成作业,这些习惯的养成让他在学习上也变得越来越自律。

情绪管理: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急着制止或否定,而是先接纳和理解。可以说:”妈妈看得出你很失望/生气,这很正常。”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整情绪。

橙子小时候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我学会了先接纳他的情绪,再教他调节的方法。现在他已经能够用语言而不是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父母自己要是个阅读者。家里要常备各种有趣的图书,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每天固定时间全家一起阅读,这比单纯要求孩子读书效果好得多。

我们家现在有个传统,每天晚上8点到8点半是”家庭阅读时光”,大人孩子都放下手机,一起安静地读书。在这种氛围中,橙子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

情感连接:建立日常交流机制

即使再忙,也要保证每天有专注陪伴孩子的时间。可以是一起散步、一起做饭,或者只是躺在床上聊聊天。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要全身心投入,不看手机,不分心。

我每天会抽出半小时的”橙子时间”,完全按照他的意愿一起做事情,可能是下棋、画画或者单纯地聊天。这个习惯让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也让他更愿意主动和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

说一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当我们把精力集中在这关键的20%上时,会发现孩子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像橙子,从一个需要我盯着写作业的孩子,变成了现在能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小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有责任感。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吧。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提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那关键的20%,正是点燃孩子内在动力的火种。当我们专注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情绪管理能力、阅读兴趣和安全依恋关系时,就是在为他们点燃这把火。

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关键20%”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感受,咱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需要的家长朋友。橙子妈妈将一如既往地陪伴大家,一起探索育儿路上的智慧和方法!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个孩子小学阶段开始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那20%到底有多关键?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