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有语文天赋的娃大概是啥样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那天带某个小朋友读课文,课文中有句话是这样的:“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我说那我们拿“般”字组一个词吧,他小脑瓜一转说:“果般!”

好吧,这个小朋友是我家老二,再过一个暑假就成了三年级新生,却不知道开窍还得等几个春秋,眼瞅着我一个文科生的底线马上就要失守。

语文渣娃碰见语文牛娃,就好像两种物种的沟通,彼此不解其意。渣娃渣的各有春秋,但语文牛娃身上还真有共性。

打头的共性是爱阅读、种类杂。

人群中你总是会留意那么几个娃,下学了也不爱楼下疯跑,只喜欢家里默默看书,特别享受独处的时光,这基本上就是天生的种子选手。

如果进行拆解的话,爱阅读大概可以分为阅读量大,阅读速度快,读书种类杂且不烂。

阅读量大的娃阅读速度不会太慢,否则根本也大不起来,这跟读得多、底子厚有一定关系,但娃对文字天然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也不可或缺。通俗点说来说,就是看娃喜不喜欢书,能不能从其中中到找乐子,莫言说他自己小时候爱看书,钻在草垛里不出来,直到把一整本都读完。当然,后天的影响也还是一定要有的,但天赋一出手,其他的都得先靠边站了。

之前我看过一个博主分享自己带娃阅读的勤勉经历,说孩子二年级就可以读水浒传。这种博主其实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每一个娃都能通过同一个模式培养出“爱阅读”的美好品质,所以就会让人无比焦虑:我没有一个爱阅读的娃,是因为我不像别人家妈那么勤奋。

实则不然,现在重视教育的家庭哪个不是从小绘本围着,电视基本关着,强忍着困意也要陪着孩子读书,但二年级能读水浒的娃依旧凤毛麟角,不信你去问问身边人,焦虑立马就缓解了。

有因才有果,而这个因,大概是对文字天然就敏感,顺其自然的,这才有了听故事、读书的强烈要求,家长才开始因势利导、日拱一卒,大家伙别搞反了,啥帽子都给自己扣。

还有一种娃书虽读的多,但基本都是科普,尤以小男孩居多,后期有可能会栽倒在阅读理解上,不是说这种娃不好,因为咱主要聊语文嘛。当然只喜欢看网络小说那种大爽文也是不太行的,看个上百本也不如拿一本经典作品好好琢磨。整体来说,读书还得杂一点,选书多少也得把把关。

其次的共性是表达清晰、同理心强

这方面特质用一个老人常说的词就是“早慧”,有的小娃学说话就早,认字也早,从小班开始就能把幼儿园发生的各种事情挑要紧的一一说清楚,把老师讲的故事复述个八九不离十。稍微大了点了,见面打招呼,出门懂礼貌,这类型“中奖”语文牛娃的概率比较大。

不得不说,人跟人的这种表达有差异也许从童年时就开始了,语文好的娃说起话来大多头头是道,条分缕析还小有逻辑。但“概率”大不一定代表都能成,正是因为性格外向、处处讨喜,这种语言上的小天赋要是不经磨练和引导,也不太容易落到实处。

好多小男孩解起数学题脑袋那叫一个灵光,小嘴也巴拉巴拉的,但做阅读理解可抓耳挠腮了,实际上是他们少了点能代入角色的能力。一个娃,要是平时特别有眼力见,能大概猜出来别人的喜好跟想法,其实就初步具备了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进而也就比较容易的理解文章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情绪跟观点,容易上道。

可也真的有那种无论如何都不能站在别人角度的娃,说话把人噎死,做事把人气死,你说他故意的吧,好像也不是,跟他沟通明显感觉是心智未开,那他学语文可能就会付出多些。

第三的必备共性就是性格偏稳定

如果把娃的性格比喻成金属元素,“稳定”就好比铁,平时八风不动,关键时刻却跟谁都能合拍,应用得十分广泛。有的娃就像是必须得密封起来的活泼金属,稍微给点氧气或者热水就马上沸腾,这类娃因为不太可控,所以“应用”就比较狭窄。

别看那些稳定的娃平时不爱咋呼,人家懂得可一点不少,自然比那种傻乐呵得来的更成人化一点,更贴近出题者得意图。再加上这类娃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不容易开小差,认认真真落实作业,两两一结合,语文不可能太差。

当然,也有表面稳定,内心世界也不太丰富的也有,不过这种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等,很多是因为年龄不到、遇事太少没开窍,没准初中才是厚积薄发的时候。只要家长不强力打压,非得要求自己有一个必须“听话”的娃,我觉得这方面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阅读、思考及见识来弥补的。

不过性格稳定的孩子大多是天生的,有人都四五十岁了,还是这咋咋呼呼的性格你说咋办。虽然咱羡慕人家语文天赋好,但这个模仿不来也学不来,毕竟我们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督促娃坚持阅读,剩下的交给老天爷,没准饭兜子在别地等着咧。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有语文天赋的娃大概是啥样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