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为什么说父母的婚姻,决定了孩子的命?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当一个家庭里,孩子和父母的角色颠倒过来,会发生什么?

也就是,在这个家里,父母成了小孩,而孩子,变成了大人。

咨询师告诉我,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亲子职能反转。

在这种反转的亲子关系中,孩子被迫成为父母情绪的容器,自己的情绪却不被容纳、无法消化。

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就会被父母的情绪塞满,逐渐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失去了连接。

我的故事,就是如此。

被迫参与到父母的情感世界里,承接他们的愤怒与焦虑。

然后,把自己活成了他们婚姻的殉葬品。

幸好,在强烈的精神痛苦下,我也并未放弃自己,而是寻求各种方法把自己拉出深渊。

如果你也受过伤,也曾被迫成为“小大人”去过度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压力和责任。

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到你一些力量和帮助。

 

家,

不再是我的避风港

高一,本应是对未来满怀憧憬的阶段,却成了我人生中黑暗岁月的开端。

在那时,家这个本应是避风港的地方,变成了令我恐惧、想逃避的囚笼。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傍晚,我放学刚到家就听到了父母激烈的争吵。

母亲声嘶力竭的哭诉与父亲不耐烦的辩解交织在一起,刺痛着我的耳膜。

原来,父亲出轨了,还欠了20多万的债。

我的世界,从那时开始崩塌。

只要父亲一回家,母亲就会像疯了一样对他破口大骂。

父亲则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与母亲激烈争吵。

每一次的争吵都剑拔弩张,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将我的心撕扯得粉碎。

 

我开始害怕回家,害怕面对那满是硝烟的场景,听到那些伤人的话。

原本温馨的家,变得陌生又可怕。

我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上课时,那些争吵的场景总会自动在黑板上浮现,老师讲的话我一句都听不进去。

我的成绩也开始直线下滑,从原本的前几名直接跌到中下游。

我开始害怕上学,同学们欢声笑语变得无比刺耳。

他们似乎都在嘲笑我,嘲笑我那破碎的家。

我开始变得孤僻,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拒绝和其他同学交流。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我尝试了不少方法:

试过和关系不错的几个朋友倾诉,可她们要么敷衍地安慰几句,要么在背后偷偷议论,让我更加伤心绝望。

也曾想过跟母亲倾诉,可每次我刚要开口,母亲就会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在我身上,说我不理解她的痛苦,说我和我爸一样没良心……

我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挣脱这个囚笼了,直到班主任注意到我的变化。

那天放学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轻声问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看到老师关切的眼神,我再也忍不住满心的委屈,一股脑把家里的事都说了出来。

老师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我,等我终于说完,她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说:

“孩子,你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痛苦。我知道有一个方法也许能帮到你,那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跟你一起找到应对的方法。”

那一晚,我辗转反侧了很久:

我并不相信心理咨询真的能解决我的问题,可想到班主任真诚的眼神,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万一,它真的是那根能让我摆脱痛苦的救命稻草呢?

 

 

父母的人生

不该由我负责

第一次咨询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咨询室。

那是一个布置得很温馨的房间,淡蓝色的墙壁让人感觉很放松,柔软的沙发上摆放着几个可爱的抱枕。

咨询师是一位面带微笑、眼神温柔的女士。

她的声音很轻柔,让我原本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来到这里的你很勇敢。别担心,这里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你可以放心地说出你的任何想法。”

我低着头,挣扎了很久才终于开口:

“我觉得我的生活全毁了。父母天天吵架,我很怕回家,学习也一塌糊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咨询师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等我终于倾吐完,她问道:

“能和我具体说说,父母吵架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吗?”

我:“我很害怕,很无助……觉得自己就像个没人要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们别吵了。我还觉得很丢人,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家里的事。”

说着说着,我忍不住哭了出来。

咨询师递给我一张纸巾,说:

“承受了这么多的你真的很不容易。其实,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家庭的问题不是你的责任。你感到害怕和无助是很正常的。”

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被真正理解的感觉。

这么久以来,没有人真正理解过我的感受,要么在指责我,要么是敷衍我。

而咨询师的话就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我黑暗的世界。

 

我开始信任眼前这个温暖的女士。

后续的咨询里,我敞开心扉跟她聊了很多。

我们聊到学校里的情况:

当我说觉得自己很孤僻,和谁都合不来,很羡慕那些和谁能玩在一起的人时。

咨询师会温柔地引导我去思考:觉得和同学合不来是因为我拒绝去交流,还是别的原因。

当我哭诉同学家庭幸福,自己与TA们不同会被看不起时。

咨询师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他们表面的快乐,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她会通过提供新视角与认知重构,去引导我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事情。

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同学们之间有堵无形的墙,却从未想过主动去拉近和他们的距离。

我们还聊到父母关系的问题。

咨询师会温柔地告诉我:“父母的争吵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的难题。”

也会带着我去更客观地看待和应对父母之间的争吵。

比如,通过用玩偶来模拟父母之间的对话、我和母亲的对话:

当我操纵着代表父亲的玩偶说出“我对不起你”时,我的手突然不受控制地颤抖。

我才意识到,我替父母背负了太多不属于我的罪疚感。

而当我对着总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的母亲玩偶颤抖着说出“你们的人生不该由我负责”时,积压了许久的窒息感终于裂开了缝隙。

我总认为自己要为拯救父母的婚姻负起责任,让妈妈快乐,让家里的气氛变好。

然后,在一次次失败后陷入可怕的无助和自责。

 

现在回头再看,成年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后来,通过咨询室里学习到的认知重构训练、记录情绪晴雨表、记录吵架词做词频统计等方法,我逐渐学会了在父母争吵时“逃生”:

我不再躲进房间里蜷缩、自责,而是或戴上降噪耳机背古诗,或去便利店买点零食,过好我自己的一天。

 

当我学会先爱自己

划清了自己的心理边界后,我不止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和同学的关系,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我能够勇敢地说“不”了:

某天,同桌偷藏了同班同学的明星卡片。

被我发现后,她求我帮她隐瞒,还威胁说如果我说出去,就再也不和我做朋友了。

换做以前,我一定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个朋友而答应她。

但那时,我想起了咨询室里的种种。

选择鼓起勇气对她说:“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卡片还回去,跟××道歉。不然我只能告诉老师了。”

没想到我会拒绝,同桌一开始还很生气。

但最后,她还是在我的劝说下把还了卡片,并向同学道了歉。

这件事之后,同桌不但对我没有疏远,反而更加尊重我了。

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勇敢说“不”带来的力量。

再比如,我敢站出来表现自己了:

高三那年,班里重新竞选班长。

放在以前,我根本不敢去报名。

但经过在咨询室里得到的滋养与成长,我决定挑战自我。

 

竞选那天,大家的目光都汇聚在我身上,说不紧张都是假的。

但想起咨询师的鼓励,想到自己的成长,我开始勇敢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能给班级带来的积极改变。

最终,我成功竞选上了班长。

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喜悦和自豪。

我知道,我真的变了,曾经那个自卑、胆小的我已经渐渐远去。

这些改变持续地影响着我的生活,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向上。

如今,我已经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每每回想起那段黑暗的时光,我都无比感激自己选择了心理咨询。

如果没有它,我可能还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也不会有今天的改变。

心理咨询对我来说,既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又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封闭已久的门。

最后,我想对也曾被迫成为“小大人”的你说:

要改变诚然很难,但仍值得你去做。

如果你也深陷痛苦,或有尚未处理好的创伤,也许说明是时候走进咨询室,去自我探索,获得新的视角,重新观察身边人和世界,锻造出真实而灵活的强大力量。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为什么说父母的婚姻,决定了孩子的命?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