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升入初二。
外甥依旧认为,学习是为了取悦父母。
每当家长催他写作业。
这个孩子就会提要求,需求不满足就拒绝完成学习任务。
因为对学习的认知不足。
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大家以为自己辛辛苦苦,只是因为受到父母和老师的逼迫。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同学们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总是摆出一副“被迫营业”的样子。
面对这种状况,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作为家长,要意识到:
青春期的孩子,正站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如果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看不清学习的真相,往后的每一步都可能踩在泥潭里。
学习是为了谁?孩子过了13岁,该具备4个“认知”了!
01
学习,不是为了交差
面对学生压力。
许多初中生,会逐渐产生厌倦的情绪。
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来实现逃避学习的目的,甚至会认为学习是为了向父母交差。
如果你的孩子,有过这样的想法。
那么请告诉他:“别总拿父母,当逃避学习的借口了。”
思想家王阳明说过:
“学问之道,在其本心。”
若想挖掘孩子的潜力,需要让其找到真正的内驱力,比如:
①帮助孩子找准定位。
学生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孩子有责任意识。
父母爱孩子,但孩子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大家需要看清这样的事实,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
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找到动机。
当孩子具备足够的动机,那么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和深入,也会迎来快速成长的时刻。
02
努力,是在储备能量
你听说过吗?
“今天的墨水,终将会变成明天的光。”
初中阶段很短。
却是同学们,打牢学习基础之时。
如果大家懈怠了,那么根基就会不牢固,就会影响自身的成长。
达芬奇在《哈默手稿》里写过:
“实践总是建立在好的理论之上。”
作为一名初中生,需要意识到这些,然后立足当下掌握好各门功课的理论。
就像打游戏,要攒经验值一样。
你现在努力学习,就是在给未来的人生角色升级。
而那些,总说“读书无用”的人。
他们往往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尝不到学习带来的甜头,只是“酸葡萄效应”在作祟罢了。
03
现在偷懒,未来跌坑
人生没有捷径。
最好的选择,就是把握住每一个当下。
这样的前提之下,大家方能顺利地走过各个阶段,因为人生各个阶段也是有衔接的。
如果学习偷懒,逃避是有代价的。
初中三年的懈怠,将会让你考不上高中,拿不到本科文凭。
走进人才市场的时候。
你将手足无措,被高薪的岗位拒之门外。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同学,在初中时沉迷网游。
老师布置作文他抄范文,数学作业只写选择题。
现在25岁的他,送外卖都看不懂地图,效率要比其他人低很多。
一位初三老师的话,说得很犀利:
“你现在糊弄作业的样子,像极了将来在流水线上打瞌睡的模样。”
04
青春,是一张单程票
一生看似很长。
但能够抓住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尤其是青春期。
这是一张珍贵的单程票,错过了将过期不候。
同学们要及时醒悟:
13、14岁的年龄,恰恰是锤炼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期。
如果你选择了偷懒。
那么你的思维,将会受到禁锢,甚至会因此影响一辈子。
就像揉面团一样。
发酵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再好的原料也蒸不出松软馒头。
青春期,是开荒的最好时机。
如果等野草长满了,再想着去种花,那么大家就要流三倍的汗水。
别以为,以后努力也不晚。
事实上是,当你错过了中考的末班车,将来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05
写在最后
期待每一位同学。
都能提升学习的认知,争取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请告诉孩子:
“最好的播种季,永远在当下。”
帮孩子提升认知,要比指责孩子更有教育意义。
在您看来,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