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这两天,好多家长给我发消息问:”老师,我家孩子马上就要开始寒假了,小四门该怎么复习啊?孩子总说这些科目简单,我看成绩却不太理想。”
咱们先别急着骂孩子不认真。说句心里话,在这个年纪,孩子们对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几门课不上心,还真不能完全怪他们。
我接触过不少中考生,有些孩子平时历史地理考90多分,可到了中考,分数反而掉下来了。为啥呢?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案例。
去年有个学生小蔡,平时历史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可中考只考了82分。他跟我说:”老师,我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那些题我明明背得滚瓜烂熟的。”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光记住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的中考题哪有那么简单?出题人最喜欢出那种结合实际的题目,比如让你分析某个历史事件对现代的影响,或者从一段材料里找出地理知识的运用。这种题目,背再多也没用。
小四门复习,我总结了几个特别管用的方法,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
第一招:打破科目界限,找共同点
生物和地理经常会有交叉点,比如说气候带和生物分布。历史和政治也是一家亲,现代史和思品里的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
我经常让孩子们这样复习:拿两本书同时看,画出知识点的联系。比如学到水资源保护,地理书讲水循环,生物书讲水污染,这不就连起来了吗?
第二招:搞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
好多孩子就知道背,却不知道为啥。拿地理来说,光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有啥用?你得明白这跟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有啥关系。
我家附近有个学生,以前历史总考不好。我让她每学一个历史事件,都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背景下?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件事对后来有什么影响?
这么学了一段时间,她的历史成绩从70多分提到了92分。这就是理解的力量。
第三招:多动手,少背书
地理课要多看地图,不是死记硬背。买个地球仪放桌上,没事就转两圈,看看国家位置。学到地形时,可以用橡皮泥捏一捏,想想等高线怎么画。
生物课也一样,比如学光合作用,你可以在家养几盆绿萝,观察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这样学习,知识才能真正进到脑子里。
第四招:跟着热点学习
现在的考题特别喜欢考时事。看新闻时,我就让孩子们想想这条新闻跟哪门课有关系。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个国际新闻,就能跟政治课本里讲的国际关系对上。这样复习,不光能提高成绩,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说点特别重要的:时间安排
寒假40天左右,咱们得合理分配。我建议这样安排:
头10天,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把课本仔细过一遍。
中间20天,专攻重点难点,多做些综合性的题目。
最后10天,模拟练习,查漏补缺。
每天学习时间别太长,两到三小时就够了,但一定要保证质量。学累了就出去运动运动,让大脑休息一下。
爸爸妈妈们记住,小四门不是小科目。现在的中考竞争那么激烈,20分的差距可能就决定了能不能上重点高中。咱们得帮孩子把每一分都拿到手。
最重要的是,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咱们得让孩子保持兴趣。有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比说教更有用。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