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关键在于你的沟通方式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明明希望自己成绩好,但为什么就是不愿意主动学习?

你让他写作业,他说“等一下”;你给他报补习班,他觉得“没用”;你催促他努力,他却更抗拒……

孩子真的不想学习吗?还是他们被某些“看不见的阻力”卡住了?

真正的问题,不是孩子懒惰,而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学习对立”关系。如何破局?如何让孩子自己想学?答案并不在补习班,而在于你的沟通方式。


孩子想要成绩好,为什么却不学?

如果你让孩子在成绩好于成绩差中二选一,他们一定会选成绩好。这说明孩子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孩子不去努力学习呢?是真的不想学吗?还是不知道怎么学?还是有太多阻碍让他们望而却步呢?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可能都没有答案。但家长会给孩子打鸡血,会推、会催着学,会卷着补习培训。

但这些都于事无补,因为家长在给孩子猛踩油门的同时完全忽视了孩子学习的刹车已经踩到底了。 当务之急并不是踩油门,而是找出孩子学习的刹车阻力是什么,想法设法去减少或消灭这些阻力。

作为家长,你了解孩子有哪些学习阻碍吗?有没有可能,你就是孩子最大的学习阻力呢?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最大阻力?

我在石门做分享会时发现,很多孩子最大的阻碍是家长,而家长的阻碍则是孩子。这种互相对立的关系,让学习变成了一种痛苦的拉锯战。

家长的催促、逼迫、报班、打鸡血,非但没有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抗拒。此外,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如“不能玩游戏、不能刷视频、不能出去玩”等,也使得孩子把学习视为“剥夺自由”的元凶。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剑拔弩张。

与此同时,孩子也成了家长的阻碍。为什么?

当孩子不学习、成绩上不去,抗拒补习,家长的身心也随之疲惫。这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渗透到家长的生活中影响工作、家庭。我听过不少家长因焦虑过度而生病,既有心理压力,也有身体疾病。

更糟的是,家长无助地将教育外包给补习班和学校老师,投入大量金钱却收效甚微。于是只能花更多的钱报更多补习班,寻找更贵的课程。为此,家长只能拼命工作,失去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学习的时间。

最终,孩子成绩未见提升,反而陷入恶性循环。无奈之下,家长甚至考虑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或出国求学。这根本就是教育的消费陷阱,家长损失的不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机会,以及本应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如何破局?

1. 发现孩子真正想做的事

首先要发现孩子真正想做的事。孩子真正想做的事,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做,做不成会时时刻刻感到难受。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想做的是:玩游戏、玩手机、和朋友打篮球……到最后,可能看不到”学习”二字。甚至,学习、上学、写作业、中考等都是阻碍的角色。作为家长,你会感苦恼。但无论如何,不要强迫孩子改变,因为这无异于否定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但你可以分享你的观点。

2. 建立统一战线

你必须要跟孩子建立统一战线。

事实上,本就如此。作为家长,你难道希望看到孩子为了分数死记硬背、闷闷不乐吗?当然不是。你也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地玩耍、成长。

所以,你不是孩子的敌人。那是什么让你成了孩子的敌人呢?或许有很多因素的原因:教育体制、某些学校、某些老师、某些家长、主流教育文化等等。 作为家长,你自己首先要搞明白这个问题。然后,跟孩子沟通,让他明白你看似敌对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让他明白敌对并非事实,你和孩子是统一战线的盟友。实际上,你是孩子最坚实的盟友,即使所有人都放弃他们,你也不会停止支持。

然而,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孩子变得冷漠、变得难以理解…… 而这种感受是相互的,孩子也无法理解家长的”冷漠”与”漠不关心”。在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成绩重要,而他们似乎并不重要。

其实,双方都需要让对方看到事实真相:你们是最坚实的盟友,不要让外界的声音挑拨你们的关系。

3. 求同存异,化阻力为动力

只有建立统一战线,双方才会真正看见对方,才能求同存异、化阻力为动力。

我们说学习是玩耍的阻碍,其实并不准确。事实是:在当前情况下,学习成了玩耍的阻碍。但其他情况下,学习有可能是玩耍的动力。比如,当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能快速完成作业,从而获得更多自由时间玩耍。再比如,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家长允许更多玩耍时间。上学、学习、考试都是变量,既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只是对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目前的情况下学习成了阻力。

在形成统一战线后,双方应该共同探索:如果成绩好,可以带来哪些好处?上学、学习是否可能是动力?什么情况下,学习有可能变成动力?

不要把你认为的好处强加给孩子,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说出他们认同的益处。在孩子看到学习的切身的益处后,他才能看到学习不好是他的阻力,才会有要改变的欲望。 在这之后跟孩子探索:你们如何一起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成绩。

如何建立统一战线?

那么,如何跟孩子建立统一战线呢?

如果家长和孩子已经失联、敌对多年,上来就说:“给你报了个补习班,你去。”

你觉得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家长想让孩子努力学习就跟推销一样。 如果一上来就直接逼着对方强买强卖,不会成功。你需要先建立信任,提供‘价值’(理解、陪伴、支持),然后孩子才会接受学习这个‘产品’。先给孩子提供价值、建立信任,再“推销”学习。 就像你不会上来就跟一个陌生人说“我喜欢你,请做我男/女朋友”。一样的道理,先建立信任!

怎么建立信任呢?

打开你的心房:先理解并适度满足孩子玩耍的需求;真诚地向孩子倾诉自己的困难和担忧;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寻求帮助、分享故事。让孩子了解你、作为个人的你,而不是“我是你妈/爸”的标签。 互惠心理是内置于人类DNA的。你想要孩子的信任,那就先把你的信任给孩子。 当你获得了他的信任,要跟孩子保持持续的沟通,了解他与朋友、老师、学习、时间、外貌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你需要持续了解他的生活、他同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

因为所有这些关系都可能是孩子学习的阻碍。就拿同老师的关系来说,我已经听过无数次孩子因不喜欢某位老师而排斥某个科目的例子。但太多家长认为老师不可能犯错,孩子不听话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很奇怪。老师不也是从孩子长大的吗?老师就一定完美无缺吗?还是说,我们一直带着滤镜看待老师?还有朋友关系、外貌形象都可能成为学习的阻碍。当社交关系出现问题、容貌焦虑(在初中特别常见)时,这些问题会占据有限的注意力,学习自然就被挤到一边。但有些家长可能连孩子有哪些朋友都不知道,对孩子们之间的话题(比如游戏)更是一无所知。

家长面对的其实不是孩子学习的问题,也不是成绩的问题。家长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关系问题:”你与孩子的关系”、“你与孩子未来的关系”、”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孩子与朋友的关系”、”孩子与学校的关系”、”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等等。

孩子的成绩是暂时的。即使你用钱砸出了成绩,这些关系也不一定会改善。等到高中、大学,等孩子长大成人,这些关系可能会破裂,届时都需要重新修补。

不信?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与学习的关系,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生活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很多关系我们到现在都经营的一塌糊涂,那你怎能责备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呢?

他们其实很无助!难道他们不想要好成绩吗!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需要帮助、需要盟友。不要在这时做他们的敌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对他们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这是你父母对你说过的话,别把这个剧本延续到孩子身上。你现在就可以做孩子最坚实的盟友,别让那些关系挑拨你们。你现在就可以让他们理解,不必等他们长大。你现在就有选择的权利!

结语

教育孩子的本质其实是自我教育,是同孩子、同自己相处的关系。

我相信你能做到。每位家长都在探索如何和孩子更好地沟通,每个孩子也都在寻找自己的学习动力。保持耐心!这是一段长久的关系,保持铁杆盟友的状态。在最困难、最想指责对方的时候,记住:这是你这辈子最好的盟友!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关键在于你的沟通方式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