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儿子游戏成瘾,躺平半年!成功返校后,我才醒悟:家长别再被“无条件接纳”给骗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儿子今年14岁,休学一学期后,现在终于要回到学校了。

儿子小时候,工作日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只有周末才回到我们身边,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 3 岁上幼儿园。

那时的他特别听话懂事,很少哭闹。遇到事情商量不妥时,只要给他讲讲道理,他就乖乖听话了。

可如今想来,小孩子哪里能真的懂那些大道理呢?

或许是因为频繁面临分离,内心深处藏着被抛弃的恐惧,所以才会用懂事讲道理来应对吧。

我从未动手打过孩子,可平日里对他的管控实在是又多又细。

大到寒暑假的时间规划、手机使用时长、作业完成进度,小到洗澡、刷牙、剪指甲这些生活琐事,我都要一一过问。

孩子在自己房间时,我还常常借着做家务的由头,突然去检查他的情况。

长此以往,他写作业时总是神经紧绷,大脑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根本没办法高效完成作业。

等孩子步入青春期,他和我们之间的对抗愈发激烈,矛盾不断升级。他不再愿意和我们沟通,把自己封闭得严严实实。

去年10月发生的一件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儿子因意外骨裂,不得不在家休养了一个半月。

当他重返校园时,却发现自己难以适应:

学习进度跟不上,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上课时情绪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赶忙给他安排了各科老师补习,可效果微乎其微。

从那以后,儿子开始频繁抱怨头疼、呼吸困难,总是想请假休息,不愿去学校。

他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每当我们提到学习,他就会情绪失控,甚至大发雷霆。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对上学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觉得去学校就像受刑一样,感到无比痛苦。

最终,他提出了请长假的想法,希望能在家里自学。

我当时想着他是因为生病耽误了课程,着急也是难免的,就答应了他。

可谁曾想,请假之后,儿子变得又懒又暴躁,变本加厉地放纵自己。

每天在家点外卖吃,打游戏三天两头充值,只要一点没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撒泼、闹脾气。

书本更是碰也不碰,一跟他提上学,他就不耐烦地朝我吼。

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要无条件接纳儿子,他现在的状态只是暂时的,只要我坚持接纳他、包容他,他就一定会慢慢走出来!

然而,三个月过去,一学期都快结束了,儿子却没有一点改变,甚至觉得他是拿上学拿捏我。

他爸爸脾气不好,隔三差五就对儿子冷嘲热讽,就差动手打孩子了,还一口咬定孩子变成现在这样,全是我惯的。

我心态彻底崩塌了:之前那个听话懂事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我倾尽所有的去支持他,却换来这个结果?

02

每一次看到班级群的动态,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焦虑得快要喘不过气。

于是,我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每天只要一有空,就不停地刷各种家庭教育的文章,眼睛都快看花了。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还在妈心理预约了好几次一对一心理咨询。

在和咨询师深入交流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了《高端1v1心理疗愈》课程,打算系统地学习科学的心理养育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才惊觉自己以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是多么的离谱。

曾经,我以为无条件接纳就是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美其名曰“静待花开”。

然而,真正的无条件接纳——

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能耐心地陪在他们身边,帮他们把这些坏情绪释放出来;

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不揠苗助长;是用鼓励和认可,还有满满的爱,去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该有的界限还是要有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回想起过去,我只是机械地套用一些教育理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无条件接纳”的内涵。

在实际生活中,我把“无条件接纳”变成了对儿子的一味迁就和纵容。

我没有给儿子设定合理的规则,也没有引导他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放任他摆烂,沉迷手机。

对学习和生活,他再也提不起一点兴趣,完全失去了动力。

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没有一点抵抗的力量和勇气。

在这种糟糕的状态下,儿子选择了逃避,一头扎进了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在那里,他似乎找到了一点自己渴望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我决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带领孩子走出这片阴霾,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

03

养育孩子要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这是对无条件满足非常恰当的定义。

不含敌意的坚决——

“我理解对方的需求,接纳对方的需求,允许对方有需求,但是,我也爱我自己,疼惜我自己,所以在我没有能力时,我可以坚决地拒绝对方的需求,但不评判对方的需求,不攻击对方的需求”。

不带诱惑的深情——

“我满怀爱意和深情,对你没有任何期待、不求任何回报,我的给予仅仅是因为爱。所以,给予时我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更不会有抱怨和委屈”。

我才真正明白,之前我对儿子的爱充满了错误的方式。我总是以自己的期待去要求他,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爱他,却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声音。

从那之后,我开始尝试改变。

当儿子又一次因为想要买新的游戏装备而对我软磨硬泡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拒绝,也没有轻易答应。

我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游戏,也理解你想要新装备的心情,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每个月的零花钱是固定的,这次如果买了这个装备,可能接下来的零食和买衣服之类的钱就会受影响哦,你再好好想想。”

这是我第一次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同时又没有让儿子感受到敌意。

儿子一开始有些生气,甚至还想发脾气,但我没有退缩,也没有指责他。我静静地坐在他身边,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我轻轻抱住他,说:

“妈妈爱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只是希望你能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是不带诱惑的深情,我没有试图用物质或者承诺去诱惑他听话,只是单纯地表达我的爱。

慢慢地,儿子似乎感受到了我的变化。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无理取闹,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定。

有一天,他主动跟我说:

“妈妈,我想了想,还是不买那个装备了,我想用零花钱买一本我一直想看的漫画书。”

在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

儿子想要养一只小狗,可我担心照顾小狗会分散他的精力,影响他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状态。

我没有生硬地拒绝,而是和他一起探讨照顾小狗需要承担的责任,一起制定如果养狗后的日常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坚定自己的底线,但又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爱和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的状态越来越好。

他开始主动和我分享他的想法、他的快乐与烦恼,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他也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春节结束后,儿子跟我们说,自己想清楚了,还是要回去读书,在家里太过无聊,他还说:

我之前回学校,就怕跟不上,又怕同学看不起我!我这次回去,我也不怕别人说我了,我管好自己就行了。

前几天,儿子已经返校了,整个人的状态看着非常好。

以前总觉得“无条件接纳”就是不管孩子做什么,都由着他来,结果反而让他越来越迷茫。

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无条件接纳”不是放任,而是一种有底线的爱。

就像给他一个安全的港湾,让他知道,不管他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在他身边支持他,但该有的规矩和界限一样不能少。

这种爱,不是让他随心所欲,而是给他安全感,让他有勇气去尝试、去犯错、去思考,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就像我对儿子说的:“妈妈允许你犯错,但也会提醒你什么是对的。你可以慢慢来,但一定要往前走。”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替他遮风挡雨,而是我们陪他一起面对风雨,给他力量,也给他方向。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儿子游戏成瘾,躺平半年!成功返校后,我才醒悟:家长别再被“无条件接纳”给骗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