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聚会,因为每家孩子都差不多大,好几个都即将面临小升初,所以聊到了一些关于择校和教育的话题。
有朋友问我,是打算让图图去一梯队当“凤尾”,还是去二梯队当“鸡头”?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跟图图爸在家探讨过几次,也考虑了未来的教育资源和形式,以及孩子在不同环境里面是不是有心理优势。
最后我们俩一致决定,从长远来看,会让孩子当凤尾。
关于这个话题,我专门拍了一条视频,发在了视频号上,欢迎大家点赞交流。
为什么我坚持
让孩子当“凤尾”?
这两年我接触了很多名校校长、教育专家,越是了解的多,就越是觉得好学校能够带给孩子更多的资源和滋养。
我之所以倾向于让图图当凤尾,有这方面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于下面这几点。
01
孩子将来走进社会
不可能一直是鸡头
当妈这些年,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就算是学生时期,孩子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能保证孩子一辈子都处于那个拔尖的位置吗?
恐怕有点难,而且这么做就意味着,家长要一直控制孩子所处环境的上限。
比如孩子毕业了找工作,一定不能去人才济济的大公司,要去规模一般、发展一般的小公司,还要保证自家孩子是公司里学历最高、能力最强的。
因为习惯了当“鸡头”的孩子,一旦失去了这些优势,就可能不愿意奋斗,遇到事情只想打退堂鼓,很难培养出抗挫力。
02
不要低估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会“遇强则强”
有些家长出于保护的目的,让孩子去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学习,其实是能理解的,但大家可能忽略了,大部分孩子都是“慕强”的。
有可能孩子去了一个好高中,他虽然没有如同他的同伴一样考上了好大学,但他因为一路知道自己在18岁遇到过很强的人,所以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也有很大提高。
这样的孩子,他们一直看到的前方,有的时候比普通学校“鸡头”的位置,能够往下看的东西要远很多。
03
在第一梯队
孩子看到的视野和优秀的东西不一样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容易变得优秀。
孩子其实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一个更优秀的环境里面,孩子的视野会被打开,他所接触的优秀的人和物,也会潜移默化地带给他影响。
见识过雄鹰展翅的人,更了解天空的辽阔。
所以,如果一定要在鸡头和凤尾之间做选择,其实我更倾向于选择凤尾。
当然,让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不过这个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更多还是看孩子的自身特点和家长对他的要求。
如果大家对孩子的要求是快乐就好,那去第二梯队当鸡头,让孩子成为那个成绩看起来还不错、又能找到学习自信的人,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当前状态不错,可是随着年级增长、知识难度提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变化做出调整,可能就会逐渐失去“好成绩”的优势,最后从“鸡头”变成“鸡脖子”、“鸡身子”。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有要求,那就索性让孩子去当凤尾。
必须要说,做凤尾并不容易,对孩子来说压力肯定是有的,大家身边可能也有那种,踩着分数线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孩子吧?
有可能会面临跟不上的情况,因为好学校的要求和水平都比较高,有的知识点就是讲给班里前15%的孩子听的,这就会让一部分孩子受挫。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孩子能够正确面对这些困难,积极调整心态,努力提升自己,就有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前不久,我还在网上看见了一个帖子,讲的就是关于鸡头和凤尾的选择。
里面说了两个女孩的故事。其中一个在县城最好的高中当“凤尾”,后来考到了985,现在月薪过万,过得很舒坦。
另一个在老家学校当“鸡头”,后来读了民办本科,但回想起来,总觉得如果当初换一种选择,日子可能会更好。
帖子里有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分享给大家:
“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把自己送到好的环境里,那股劲会推着你往前走,让你不好意思摆烂。”
虽说,当鸡头还是当凤尾,归根结底只是一种选择。而且不管是哪种选择,都应该以孩子的意愿和发展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但从长远来看,凤尾决定了孩子的下限,它的上限是让一个70分的孩子,跟着100分的孩子去冲刺90分。
而鸡头则决定了孩子的上限,因为站在已经领先的位置上,进步的空间太窄了,但想退步却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