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妈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希望孩子能尽早识字。
若看到谁家孩子3岁就已经认字,他们就开始焦虑,“是不是要早点让孩子认字比较好?”
我们常常会觉得,如果自家孩子不赶早,可能就会落后。
其实,科学研究表明,3岁和4岁并不是孩子学习认字的最佳时机。
因为3岁和4岁孩子的大脑,处于“前运算阶段”。
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没办法有效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
所以,他们学习认字时,更多依赖“具体的感知”,而很难进行抽象的记忆和理解。
举个例子,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学习认字卡片,他可能记住字的形状和声音,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字的意义。
就好像他认识了一位阿姨,记住了她长什么样。但如果过一段时间不见,他就把这位阿姨给忘了。
孩子认字也一样,这时候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出现“认了就忘”的情况。
而且,若强行让孩子学,还可能让他产生抗拒情绪,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识字时机呢?
一:这个年龄段识字量大爆发
《捕捉儿童敏感期》提到,孩子在4-6岁时,会进入识字敏感期。
布妞就是在6岁以后,突然对认字很感兴趣。
读绘本时,她会指着简单的字一个个问:“妈妈,这个字念什么?”
等她记住后,读到后面如果这个字还出现了,她就会抢在布谷妈前面说出来:“这个字是‘风’。”
她还会自己琢磨字的形状:“妈妈,只要的‘只’下面加两点,上面再加一横一竖念什么?”
布谷妈告诉她念“点”后,出门走在路上,她会惊喜地叫住我:“妈妈,那里写着‘点’字。”
布谷妈没有刻意教她识字,但她就是突然对字特别感兴趣,而且自己琢磨字的结构。
每认识一个字,她都会特别开心,感觉自己又get了新技能。
科学研究也表明,5岁以后,是孩子识字的最佳时机。
因为在这个年龄,孩子大脑很多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如果我们不想等到孩子自己对识字感兴趣,而要进行启蒙的话,那就尽量5岁以后再教。
二:5岁的优势
5岁以后再认字,孩子有以下几个优势。
①认知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进行更高阶的思考,开始掌握“抽象思维”,而不仅仅依赖于具体的感知。
所以,他们在接触文字时,能够理解字的含义,并能够更好地记住和应用这些知识。
比如,布妞看到“火”字时,她说:“像一个人两只手举着火把。”
她不仅能说出它的发音,认识它的形状,甚至还能关联到“火”的特征、形态等。
她认识的字,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字有了形象地理解,也就更能记住了。
②记忆力得到了提升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明显比3岁记忆更好了,也能记住东西了。
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字,且不会像3岁或4岁的孩子那样“认了就忘”。
不仅如此,他们学习时的专注力和持久性,也比之前要强。这时候认字,效果会更好。
③手眼协调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认字,为什么对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有要求呢?
因为孩子认字,不光只是“认识”,他还会“写出来”。
但这时候,他们不是“写字”,而是“画字”。他们就像画画一样,把字的形状画出来。
当5岁的孩子,能把字的形状描出来时,他能体会到语言和文字的奥妙。
这种内在的动机和好奇心,是他们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④对文字的兴趣和好奇心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5岁以后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他们会主动去接触新事物,对文字充满了好奇,愿意尝试识字。
我们只需要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字环境,鼓励孩子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学习识字,孩子就会自然地投入其中,学得更快、更牢固。
所以说,5岁以后,是孩子学习认字的最佳时机。
三:如何教孩子识字?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以下3个方法引导孩子认字:
①利用卡片游戏教学
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字。
不要选太难的字,而可以选日常常见、简单的。
像“爸”、“妈”、“口”、“门”、“人”等。这些孩子熟悉的字最合适。
我们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比如拿出一张“人”字卡片,问他:“这个字念什么,它能组哪些词语?”
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还能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
②读故事书,边读边指字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画书,读的时候,指着每个字读给他听。
孩子对故事感兴趣的时候,自然就会注意到文字,慢慢地开始关注字的形状和意思。
这个方法简单实用,让孩子在享受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学到了字。
③创造标签环境
我们还可以在家中常见的物品上贴上标签,比如“门”、“水”、“米”等。
每次孩子经过或使用这些物品时,可以指着标签读一读。
这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不断接触和复习这些字,加深记忆。
这3个方法,简单易行,布谷妈平时也会带着布妞做,你不妨也试试看。
你家孩子几岁认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