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图写话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
“明明画面很丰富,孩子却半天憋不出三行字?”
最近老师推荐了一份“万能看图写话提问清单”,据说用它引导孩子观察图片,10分钟就能打开思路,写出细节丰富、逻辑清晰的作文!关键是不用报班、不用刷题,打印出来直接能用,手把手教你怎么问、孩子怎么答!
文末免费领资源,建议家长先收藏!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份“提问清单”?
家长辅导孩子做看图写话有多难,懂得都懂!
这份清单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给家长们提供了清晰的辅导思路,不用求助外部机构,直击孩子看图写话的三大痛点:
1.不会观察:孩子看图走马观花,只写“有什么”,不写“怎么样”。
2.逻辑混乱:内容东一句西一句,缺乏时间、空间顺序。
3.语言贫乏:形容词永远只有“很美”“很开心”,缺乏细节。
而这份清单通过系统性提问,帮孩子拆解图片信息,从“看到什么”到“想到什么”,一步步引导孩子把画面“说活”。
清单怎么用?三步搞定“无话可写”
1.打印清单,贴在学习区
清单按“观察→联想→表达”分阶段设计,低年级用基础班,高年级用进阶版,覆盖写话所有核心要素。
2.看图时对照提问,像侦探一样找线索
观察细节类
- 图里有几个人?他们的衣服/表情/动作有什么特点?
- 场景是室内还是户外?哪些物品暗示了季节/时间?
逻辑推理类:
- 你觉得画面里的角色之前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
- 图中的小鸟为什么在飞?是开心,还是遇到了危险?
情感表达类:
- 如果是你,身处这个场景会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
- 画中的小猫缩在角落,你觉得它心情如何?为什么?
3.把答案串联起来,轻松写出200字
通过提问积累的碎片信息,用“首先…然后…最后…”串联,再加入比喻句、心理描写,一篇生动的小作文就诞生了!
为什么这份清单特别有效?
1.科学分层:问题由浅入深,从具象到抽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2.思维导图式训练:每个问题都是思维分支,帮助孩子建立“观察-分析-表达”的闭环。
3.亲子互动神器:家长不用再干吼“多写点”,照着清单提问,轻松营造讨论氛围!
家长真实反馈:
“以前孩子写看图写话像挤牙膏,现在主动指着图说‘妈妈你看,这个老奶奶手里提着菜篮子,肯定是刚买完菜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