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话孩子永远听不进去?
“作业写完了吗?”→ 沉默
“就知道玩手机!”→ 顶嘴
“考试怎么又退步了?”→ 摔门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的人,大脑对“命令式语言”会激活防御机制。
所以,用对提问模板,叛逆才能变合作,对抗才能变沟通!
01
【日常沟通】5个提问打破“嗯/哦/随便”僵局
场景1: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
错误示范:“谁又欺负你了?”
高情商提问: “今天有没有发生让你觉得特别酷/搞笑/意外的事?”
尽量用积极的词汇,去引导孩子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建立分享安全感。
场景2:孩子抱怨作业太多
错误示范:“别人都能写完,就你事多!”
高情商提问: “如果给这些作业难度打分(1-10分),你觉得哪科最耗血条?我们怎么组团打怪?”
用游戏化的话可以降低对抗性,但要注意好度,把问题转化为“共同挑战”。
更多模板示例
“你希望我当军师提建议,还是当树洞先听听?” → 赋予选择权
“如果用三个词形容今天,你会选哪三个?” → 激发表达欲
“你觉得自己哪个决定今天特别明智?” → 强化自我认同
02
【学习动力】4个问题唤醒内驱力
孩子说“学这个有什么用”
错误示范:“考不上高中你就去捡垃圾!”
高情商提问: “假如你是这个学科的设计师,你会怎么让它变得更好玩?”
黄金问题库:
“你猜学霸XX遇到这种题会先干什么?” → 激活竞争意识
“如果给这章知识拍部电影,反派和主角分别是谁?” → 知识故事化
03
【情绪疏导】3句魔法提问化解冲突
当孩子怒吼“别管我”时
错误示范:“不管你你能上天?!”
分层提问法:
1. “你现在需要冷静空间还是吐槽空间?”→ 给予尊重
2. “这件事里最让你觉得不公平的是什么?” → 拆解压力源
04
【行为引导】4个话术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
孩子熬夜刷短视频
错误示范:“眼睛不要了是吧?没收!”
问题库:
1. “你刚刷到的哪个视频最想分享给我?” → 共情切入
2. “如果给手机使用时间做个诊断,你觉得哪些时段可以优化?” → 引发反思
小贴士:提问的三大禁区
1. 别当“判断题考官” → 少问“对不对/是不是”,多问“为什么/怎么样”
2. 闭嘴比提问更重要 → 提问后留足15秒等待时间
3.警惕“伪装式说教” → 避免“难道你不觉得该…?”这类反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