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30万反哺教训:孝顺不是给钱,而是让父母“听话懂事”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有人和我一样么,作为底层家庭的大学生,反哺之心特别重。


因为父母养育自己吃过很多苦,觉得自己欠父母的,所以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我从大学就开始反哺!毕业后没花父母一分钱,工作前三年总是月光,但春节回家借钱也要给他们。

反哺经费花到十几万后,我发现父母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

因为就像扶贫一样,给乞丐金子,他不会成为富人,而是打个金碗继续讨饭。思想不改变,给再多钱也过不好余生,还是延续之前的旧习惯。

后来我明白,如果父母的认知比你差,最好的反哺不是孝顺,而是“反向育儿”,帮他们改变思想,带他们成长,懂事,听子女的话。

成年后,教育父母要趁早,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分享我20年来亲测有效的8个经验。

01

改变沟通方式

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面对低认知父母,和育儿一样,要用他们能理解的逻辑。3个例子。

老家杂物堆积太多,很多东西都放过期了,容易误吃,这时候讲断舍离没用,不舍得扔。我就利用我妈的迷信思想,说杂物太多家里风水不好。她秒懂,立马愿意扔了!

我爸妈经常因为小事拌嘴。我就讲解“家和万事兴”到底是什么意思:吵架就是家人不和,财神不喜欢进这样的家门。他们听完就会克制。

我在上海打工时期,我妈总在早晨上班高峰期,或下午上班时,打电话给我。也没什么要紧事,但我开着会,她视频就来了十分尴尬。

后来我就晚上下班给她视频,我妈被吵醒很难受,我就趁机提醒:以后可以中午或周末白天打视频。

当家乡话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要想办法让对方感同身受,无须多言,效果显著。

02

改变社交习惯

少聊自家隐私别攀比

很多父母都喜欢八卦,把自家隐私抖落出去,以此维护社交关系,获得信任和关注。不需要别人套话的,倒豆子一样就把家底交代干净了。

我不想成为老人们的聊天素材。但防不胜防啊,就教育父母嘴巴要严,想象一下,别人家饭桌上在议论我们家,他们的话题都是你们提供的。对方如果有坏心想害我们,就很容易下手啊。

他们后来就知道忌嘴了。

还有父母喜欢攀比,别人家孩子结婚了,孩子几个,买房买车多厉害。

这种时候讲道理没用,我就直接上魔法:也去攀比别的父母,说他们有多厉害,给孩子买几套房,多少存款啊!

最后我妈叹息,说自己没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然后我告诉她,不要攀比,人家父母托举孩子只需举手之劳,而你们竭尽全力了,也很不容易。

孩子没有嫌弃你是普通父母,没有嫌弃祖辈不给力,你们也不要责怪孩子不是人中龙凤。

03

教他们学习新事物

鼓励使用新工具

父母也害怕自己和社会脱节,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我妈不识字,我就鼓励她学,早学早受益,她55岁开始学习,现在认得上千个,还可以教孩子了!

在她不识字的时候,我鼓励她改用智慧手机,教她微信聊天,学会了语音和视频通话。

教她刷短视频,了解外界。要知道这些对于识字不多的老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她收获了自信,比给她钱还开心。甚至她后来学会了用AI带孩子。

学习的好处是解放思想,以前我妈喜欢催婚,让我生孩子养老,现在视频刷多了,就说结婚不好,让我干脆去领养个孤儿,造福社会。可见不要低估父母的学习潜力!

04

教他们为人处事技巧

少吃亏少生气

父母都是兄弟姐妹多,各种人情往来的事很是头疼,经常出力不讨好最后寒心。

但他们没有处事技巧,全凭感觉稀里糊涂,反复地犯错吃亏,重复踩坑,感觉只增岁月不增智慧。

我就想,一定要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否则每天烦恼不断,家里乌烟瘴气的我也不想多待。

我就带他们复盘总结,分析利弊,分析人性,明确讲好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该咋办!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跟同事打交道吃过的亏,他们更容易听得懂。

后来父母生气都少了,不再执着为啥自己掏心掏肺对人好,却换来恶意。过去让他们抓心抓肺的事情,也不纠结懊悔了。

05

教他们心安理德地

享福做不扫兴的父母

我收入高了之后,因为工作需要,置办衣服行头,喜欢去商场买贵的,还有社交聚餐,在上海随便吃顿饭都要几百。

十几年前,有次一顿饭花了1000多,但我食之无味,想着这是他们3个月的伙食费。后来每次吃点好的都愧疚,想着父母没吃过,没吃到,这种情绪持续好多年。

于是,我去商场买衣服,也给他们买贵的衣服,但我妈收起来很少穿;回老家要带他们下馆子,他们不去,说浪费钱。

后来我发现,他们不是怕浪费,是有不配得感,喜欢找苦吃,每天吃点苦才安心,一旦日子舒心了就要制造点麻烦,才觉得正常。这种乐于吃苦的精神状态,特别扫兴。

后来怎么解决的?

一是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例子,说有福就要及时享,别等老了牙齿掉了看着别人吃干着急。

二是再去饭店吃饭,我们就说,不论他们去不去,我们都去。几次之后,他们不再扫兴,只要告知时间地点,当天就开开心心地去吃。

好在徐州是美食之都,每次吃的都不踩雷。所以吃的多了,他们甚至会期待下次下馆子,有次忙的没顾上,我妈甚至会问,啥时候再聚餐啊?

对我父母这样的中国父母来说,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享福也需要学习。

06

直白地表达爱

多赞美和感谢他们

很多50后60后父母,出生于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特别多,从小在缺爱的环境里成长,或没被爱过,也缺乏爱人和幸福生活的能力。

他们延续给了孩子,打压式教育就是来自祖辈的传统。

作为孩子,尽量多夸他们,鼓励与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肯定。

07

及时批评指正

有不满及时说别憋着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给孩子带来痛苦的人。我见到的苏北的多娃家庭,嘴上说一碗水端平,但其实做不到一视同仁,会偏心,也会看娃下菜,有意无意地欺负孩子。

不舒服不好听的话要及时说出来,不说出来,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多狭隘。

别怕他们难受,别怕刺激到他们,他们那一代人承受力很强的,需要把话说得直白霸道一点,不然他们不当回事。

我经常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不是他们的附属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即使亲生父母,也别干涉我的选择。

在家里,我有不满就会说出来,而且喜欢翻旧账,比如他们催婚,10几前的事我都放出来作为素材。

08

帮他们学会课题分离

父母喜欢插手孩子的事情,把持着话语权,比如催婚催生、工作选择,甚至衣服外表都要他们的喜好来。

如果结婚了,他们会干涉孩子的孩子。

很多父母的人生逻辑是:由于自己普通平庸,于是生孩子来替代,结果孩子没有出人头地,不甘心,再在孙子辈那里继续指挥,越界成为孙子孙女的父母,让亲生父母失去话语权决策权。

这种父母,必须教会他们课题分离:一件事谁承担后果,谁就自己做主。

在这方面,我爸逐渐独善其身,沉迷种菜,但我妈喜欢插手所有人的事。道理说不通,她是不由自主的。

于是我再次上魔法,反过来干涉她的所有事情,叫她听我的,最后她烦的不行,几次之后效果好多了。

今年准备给她报个老年大学,分散注意力,要为自己而活,不要过度关注子女。

和父母相处也要讲究策略技巧,为了反哺,我是兵法魔法都用上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生养孩子是父母自己的决定和责任,与孩子无关,托举才是真正的恩情。

如果父母太顽固太绝情,最好用的是发疯,让大家知道,惹你要付出更高代价!二是提高自己赚钱能力,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如果一个家庭,以上都不好使,父母把孩子当血包,一味索取没有爱,或许不是亲生的,就距离产生美吧,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可。

鸡飞狗跳地聚在一起不叫团圆,建立在爱与理解尊重之上的,才叫亲情。

祝大家阖家幸福,生活圆满!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30万反哺教训:孝顺不是给钱,而是让父母“听话懂事”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