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孩子,他们倾尽所能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然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来的;熊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纵溺爱出来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说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孩子三五年;
但一个好的家长,影响孩子绝对是一辈子的事情。
正所谓“桔生淮南即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4种家庭,家长们都请看一看。
不溺爱孩子的家庭
每一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却是,很多父母的爱都用错了方法。
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所有的大人都围绕着孩子转,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孩子。
在父母的娇惯下,很多孩子有恃无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过度的爱就成了纵容,成了偏袒,成了伤害。
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失去了自理和生存能力的孩子,最终也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记得上学的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个室友,每年的假期返校,全家老小都陪着她来“报道”。
搬运行李、整理床铺和衣柜,临行前其母亲还不忘叮咛,可以每周把衣服邮寄回家……
过分的溺爱,自然导致了她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的相处中也能发现,她的独立自主能力欠缺,凡事都要问父母。
生活中无数事例在告诉我们,这种从小被娇惯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受挫,经不起风水雨打。
有的还会因行事肆无忌惮,酿成大错。
教育孩子,可以无条件的爱孩子,但绝不能溺爱。
很多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而不自知。
父母有品质的家庭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
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是的,世界本就不公平,给予孩子的条件,也会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关于父母的故事:
爸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但我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我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但能多挣不少。
我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
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丧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我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自家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不能给我优越的条件,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托尔斯泰曾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家教!”
而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也是父母种下的根源。
孩子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真正能让孩子成材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陪孩子玩的家庭
孩子的童年应该就是由玩组成的吧!那么你家有人陪孩子玩吗?
很多家庭中,家长一回家有的做饭、有的看电视、有的玩手机……可就是没人陪孩子玩。
要知道,孩子是需要玩耍的,他们需要从玩耍中拉近和父母、朋友的关系,需要从玩耍中学到社交技能……
而没有人陪孩子玩,会让孩子觉得孤单,这样的孩子内向、消极的可能性更大。
也更容易沉迷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在学习上自然会受影响。
很多家长会认为,怎么可以鼓励孩子玩呢?这样孩子怎么会有心思学习。
其实不然,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是不可以玩,关键要看怎么玩,
如果家长和孩子可以多互动,掌握正确的帮助孩子在玩中收获、学习的方法
帮助孩子大脑开发,提高思维力,从而越来越灵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学习的方式呢?
以身作则的家庭
万物莫不有规矩。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规矩,就是有教养。事实也是如此,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而教孩子守规矩的最好方式,就是言传身教。自律、坚持原则的父母,更容易教出懂规矩的孩子。
就像董卿所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为了督促儿子读书,总是“更伴吾儿学数年”。
更是写诗来告诉儿子要好好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告诉孩子,学习不仅要持之以恒,还要学以致用,不要读死书。
在陆游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终是培养出了后代宽容、谨慎、厚道等高洁的品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只有自律的家长,才会让孩子也学会自律,养成好习惯。
这样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社会。
最重要的是,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
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成长,去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