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式转换,回归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状态一般都比较松弛,特别是包含春节的寒假,但开学后则需要快速投入学习中。
这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可以把假期最后几天调成半开学的模式,逐渐减少孩子玩耍的时间,增加一些学习活动,帮助孩子适应学习的节奏。
顺便讲一个小秘密,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问一个老教师,为什么开学第一天都是考试,真的是为了摸底吗?老教师说:
“老师也没调整到上班状态啊,第一天监考,第二天讲评试卷,老师的状态也逐步恢复了……”
2. 检查作业,查漏补缺
这个动作差不多开学前一周可以开始,作业完成的标准不是把作业涂满,而是包括错题整理以及总结反思。
另外说一句,如果开学前两三天,还什么作业都没做的话,也没必要抄了,给老师打个招呼,解释一下,或者承认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抄的作业,老师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3. 适当预习及复习
回顾上学期的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适当预习。
复习工作在开学前应该已经差不多做好了。至于预习工作,我个人比较建议文科的预习,特别是一些诗词和课文,可以提前做一些阅读和背诵工作。
4. 调整生物钟
开学之初,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不集中的,这就需要提前开始调整生物钟,用几天的时间完全调整到和开学后同频。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孩子在开学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 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短到一周,长到一个学期、一年,有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的差别非常大。如果从来没有制定过学习目标,那么可以从这个学期开始,和孩子一起做好下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明确努力方向,消除盲目感。
制定目标可参考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测量)、Achiev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Time-bound(时效),这类内容网上很多,我就不展开了。
6. 做好孩子的港湾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忽视孩子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多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缓解开学的焦虑和压力。再忙,也可以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一起做个饭、看个电影等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在新学期和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安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