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神笔马良》,也读完了《十兄弟》,还有本书最后一个故事《宝斧》。
看到故事的名字,我们先猜测一下,“宝斧”,应该是写斧子的吧,不过,这把斧子和平常的不一样,应该是个宝贝。
是不是也和马良的神笔一样,是不是也和老渔夫捞到的珠子一样,这把斧子也有无穷的魔力呢?
这个宝贝一样的斧子的主人会是谁呢?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赶快拿起书一睹为快吧!
一、阅读内容
P105-P118,本书的第三个故事,读到结束。本次阅读大约2100字。
二、阅读要求
1.先出声朗读,了解主要内容。
2.再默读,画出王老汉和王小二砍柴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作者的用意。
3.完成导读单。
三、阅读技巧
阅读勾画法,边阅读边勾划重要内容,便于提取主要信息。
四、阅读理解
❀阅读第68-86页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一)原文回顾
1.从前,在一条山沟里住着一个( ),他的儿子叫( ),他们天天上山打柴。
2.王老汉砍柴砍的是( ),王小二砍柴砍的是( );王老汉一担柴有( ),王小二一担柴一共不到( )。
3.王老汉回家晚上种了一片( ),王小二一回家就( ),还让他媳妇( )。
4.王老汉去世后,王小二整天到街上去逛,还学会了( )。没过多久,王小二就把家产败光了。
5.( )告诉王小二。对面高山上,( ),埋着个宝贝,王小二欣喜若狂。王小二挖出来的宝贝原来是( )。
(二)阅读理解
1.把量词补充完整。
一( )山沟 一( )老汉
一( )竹林 一( )竹筐
一( )黑线 一( )菜刀
2.用上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王小二一回家就往热炕上躺,差他媳妇儿拿茶又拿水。
一……就……
3.“头顶树枝上,三五只喜鹊对着王小二喳喳地叫着。”这句话是( )描写,衬托了王小二高兴的心情。
4.王小二从松树底下挖出的宝贝是一把( ),可是他看不出有什么宝贝的地方。后来,他的妻子发现( ),王小二才认为它真是个宝贝。
5.“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这宝贝不被抢走就行了。”这句话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是( )。
6.糠涨的谜是( )。
7.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宝斧的意思是什么了吗?
故事读完了,故事的内容也浮出了水面。王老汉的儿子王小二,因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所以很快败光了家产,一心只想着不劳而获。
白胡子的神仙老爷爷让他得到了宝斧,最终王小二明白了宝斧的意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才是真正的宝物。
亲爱的小朋友们,也希望你们通过读这个故事能明白,学习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靠勤奋和努力获取知识和财富的道理。
附参考答案:
(一)
1.打柴的老汉 王小二
2.梗子树 蒿茅草 一百斤 五十斤 竹林 就往热炕上躺 拿茶又拿水
3.赌钱
4.白头发长胡须的神仙 老松树的底下 一把没有柄的长满铁锈的斧头
(二)
1.条 个 片 只 条 把
2.我一写完作业就出去玩。
3.环境描写
4.斧头 糠涨了
5.只要斧头在,就不怕没有钱财。(意思对即可)
6.筐底地上长出了三根又粗又长的竹笋,直挺挺地把筐底抬起来了。
7.劳动才是真正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