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一个初中生逐渐废掉的4个征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上周有个家长跟我说:”老师,这孩子去年还考年级前50,现在连作业都交不齐…”

我猛然意识到:每一个堕落的孩子,都发出过信号。

只是被我们忽略了,然后等着看结果的时候,才幡然醒悟。

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错过了挽救的最佳时期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慢性颓废”的4个危险征兆,防患于未然。

PART.01

时间黑洞:从”等五分钟”到”明天再说”的可怕蜕变

“妈,这个视频看完我就写作业!”

我们家长应该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如果还继续去念叨,就会换来脸色。

总说”等会儿”,结果等到半夜,还有”看完这集就去写作业!” “打完这局马上背单词!” 等等。

就像咱们自己刷短视频,总觉得”再看5分钟”,结果两小时过去了。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时间贴现”理论揭示:青少年对即时快感的追求比成人强烈3倍。

如果平常疏于管理,就可能从“等一下”突然变成了“明天再说”。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把”时间具象化”,明确时间点,说了到几点就是几点,不能因为没看完就延长时间。

PART.02

当”我不会”变成口头禅时的警报

我们有些同学在面对难题,特是面对压轴题时,总是下意识想:”这个题型老师没讲过”。

还有,看到应用题直接空着,作文永远写最熟悉的题材,背书只挑简单的段落。

长期这样,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性地去逃避困难的学生,大脑前额叶活跃度比直面挑战者低27%。

短期之内看不出来有多大的区别,但是时间长一点,就会发现,原来已经离得很远了。

在碰到难题之初,就要用彩色标签区分”完全不会””半懂不懂”,然后找对应的方法去解决,不能逃避。

所谓天才,不过是每天直面自己最想逃避的课题。

PART.03

被短视频和爽文喂养的”知识胃萎缩”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就是短视频时代,大家刷到很多很多东西,感觉自己知道了很多,但是放下手机过段时间,自己就全部忘记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度过了那段时间。

像”三分钟看完《水浒传》””物理公式秒记口诀”的比比皆是。

一些东西明明很有用,但是就是记不住,这是为什么呢?

这不是叛逆,是大脑被养叼了。

因为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而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学生,海马体体积比系统学习者小15%。

所以,要读、要学,就要系统化才行,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整本书阅读”专区,就很好。

PART.04

从”懒得解释”到”关你什么事”的冷漠进化

回家就关门,问啥都”嗯啊”。

倒不是说孩子冷漠了,而是心里结冰了。

就像手机冻关机了,不是坏了,是需要暖暖才能重启。

有实验表明:持续1个月以上的社交回避,会降低血清素分泌量,直接影响记忆力和逻辑思维。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最好是把关心的话变成选择题: “最近是数学课难还是英语课难?” “需要帮你找个伴儿一起写作业吗?”

PART.05

班主任的救命锦囊

1. 警惕”平静假象”:突然变”乖”可能是在偷偷摆烂

2. 善用”峰终定律”:每天学习以成功解出1道题结尾

3. 建立”进步坐标系”:横向比较转为纵向成长记录

4. 巧设”失败保险箱”:把考试失利写成信封存,半年后拆阅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而非需要填满的容器。”

当我们捕捉到这些危险信号时,请记得:那正是孩子内心火种将熄的预警。

与其责备黑暗,不如递上一支火把。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一个初中生逐渐废掉的4个征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