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热闹的春节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是忙碌的课堂和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开学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重新开始,更是心态和习惯的调整期。
心理学家曾指出,假期后的“适应期”对于孩子们尤其重要,它能帮孩子迅速的从假期的轻松状态中恢复过来,进入学习的轨道。
而这个过程,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与支持至关重要。
新学期即将来临,如何帮助孩子们高效“收心”?以下五个方面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关注的。
01
设定清晰的目标
激发前行的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伍登说过这样一句话:“目标不是你想做的事情,而是你能够做到的事情。”
只有目标像灯塔一样为他们指引方向,孩子才能在茫茫学习的海洋中不迷失。
新学期来临之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至关重要。
这个目标可以是学科上的提升,也可以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趁着现在,不妨与孩子一起坐下来,列出每学期的学习重点,设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如每天阅读一定时间,或者每周复习一次重点知识。
将目标细化成每天的任务,设定短期的小奖励,让孩子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02
调整作息
恢复规律生活
假期的放松往往让孩子们的作息变得不规律,夜晚熬夜,早晨起不来已成常态。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是开学前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任务。
研究表明,规律的作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心理健康。
家长可以在开学前一周开始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鼓励他们早睡早起,让身体和大脑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是我们反复做的事情,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础。
03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这样一句话:“自我教育是成功的钥匙。”
随着学龄的增长,孩子们需要逐步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这是他们从依赖型学习向独立型学习过渡的重要一步。
开学前一周,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鼓励孩子自己整理学习资料,进行自我复习;
鼓励孩子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并对进展进行跟踪与反馈。
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上能够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正如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所说:“教育并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学。”
04
调节情绪
缓解开学焦虑
开学前,很多学生常常感到焦虑、压力山大,甚至对新的学期产生了恐惧感。
要知道:“焦虑是明天的负担,而不是今天的责任。”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如此解释焦虑的根源。
此前,一位家长就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孩子每年开学前都会表现得很紧张,总是担心自己在新学期跟不上进度,甚至表现出些许的逃避行为。
于是,她和孩子进行了深度的沟通,帮助孩子理解“开学的恐惧感”并非无法克服的难关。
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并分享一些自己小时候面对类似情境的经历,她成功地帮助孩子调整了心态,并在新学期开始时表现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所以,在开学前,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帮助他们缓解对学业的过度担忧,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05
培养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孩子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开学之际,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与学科相关的活动。
比如:
和孩子一起探索新学科、一起读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只有当孩子对知识产生好奇,他们才会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而这种兴趣,正是为孩子们打造的“内驱力”,让他们在面对学业挑战时,充满力量。
写在最后:
开学倒计时已经开始,学生们的收心工作刻不容缓。
目标的设定、作息的调整、自主学习的培养、情绪的管理以及兴趣的激发,每一项都是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学期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支持与关爱的环境,帮助他们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正如爱迪生所说:“成功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新学期,愿每个孩子都能以充满动力的姿态,迈向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