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没内驱力?可能是“童年富裕症”在捣乱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最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没有内驱力,怎么办?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是学霸,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成绩也不错。但朋友很发愁,说孩子学习一点都不主动,每天放学回家,不是想着先玩会儿游戏,就是得三催四请,才肯去写作业。

“你说,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俩呢?我俩小时候学习从来都不用父母操心啊!”朋友很郁闷。

越来越多的爹妈们被这样的谜题困扰着:为什么这孩子一点都没有”我要学”的劲头呢?

后来,我慢慢发现,或许问题出在”童年富裕病“上。

什么是“童年富裕症”?

童年富裕症,是指那些生长于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里的孩子,物质生活无忧,但心灵空虚,生活没有目标。

童年富裕症,既会发生在富裕家庭,也会发生在不富裕的家庭。

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算大人省吃俭用过苦一点,都要全部支持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

结果呢,孩子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钱不懂怎么控制着花、不懂爱惜东西、喜欢无端端破坏公物、随意拿他人的物品、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以下这些,可都是“童年富裕症“的现象:

👉东西丢了怎么办?没关系,爹妈重新买。

👉地铁上只剩一个座位怎么办?没关系,孩子坐,爹妈站全程。

“童年富裕症”出现的原因

1

过度满足物质需求

孩子想要最新的玩具、最贵的品牌衣服,爹妈二话不说就买;孩子想吃外面的美食,不管多贵多远,都会带去。甚至还有爹妈许下:“只要你学习好,其他一切都满足你。”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观念:只要我想要,爹妈就会满足我。他们不懂得钱是怎么来的,也不懂得如何去珍惜。

2

缺乏生活技能培养

现在的爹妈们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行,生活技能的培养可以往后放一放。

于是,孩子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做饭,甚至分内的家务都不愿意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也难以理解生活的不易。

3

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庭中,爹妈本身对物质的追求就比较强烈,他们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觉得物质享受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些家庭,爹妈之间经常因为金钱问题争吵,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对金钱和生活也会产生扭曲的认知。

针对众多失落在民间的“公主”和“王子”们,心理学家总结了这些特征:

  1. 依赖性强
  2. 情绪管理较弱
  3. 非常以自我为中心
  4. 缺乏安全感
  5. 自我优越感很强

心理学家还总结了“公主”和“王子”们的状态:

  1. 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 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总是不能理解和满足自己的需要。
  3. 一旦遇到失败挫折,就会抓狂,觉得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苦。
  4. 即使物质生活无忧,却经常感到郁郁不乐,对父母、对家庭、对学校、对同学、对周遭总有一些不满。
  5. 容易引发情绪问题,甚至焦虑、抑郁。

看完这些,老李氏也赶紧查查家里的D姐和C妹有没有“公主”倾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面对“童年富裕症”,咱们能做点啥

给孩子适度的“匮乏感”

1. 延迟满足,激发内驱力

孩子想要的东西,别急着立马给。

比如孩子吵着要买新款的平板电脑,你可以先和孩子商量,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孩子在接下来一个月里,能主动完成作业、帮忙做家务,月底再考虑买不买。

这样,孩子会明白,想要的东西不是张嘴就要来的,得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就像种花,得先浇水施肥,花儿才能开得漂亮。

2.家务劳动,赚取报酬

让孩子参与家务,设置报酬机制。

像孩子帮忙洗碗,一次给五块钱;打扫客厅,给十块钱。

孩子通过劳动赚到钱,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而且,当孩子用自己的钱买喜欢的东西时,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直接给钱无法比拟的。

3. 适度“降级”,树立金钱观

要是你经常坐商务舱、头等舱,别老带着孩子。

偶尔让孩子体验一下经济舱,或者坐坐高铁。

让孩子明白,生活有不同方式,不是非得享受最奢华的。

就像吃水果,不是天天吃进口水果,偶尔吃吃国产水果,也能发现它们各有各的好。

这样,孩子以后即使遇到经济状况变化,也能坦然接受,不会因为突然的“降级”而手足无措。

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1. 公共交通,出行小课堂

别总开车接送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搭巴士、坐地铁。

第一次坐地铁,可以陪着孩子,教他们怎么买票、怎么换乘。

孩子自己坐车去上学、去兴趣班,不仅能学会看时刻表、规划路线,还能在车厢里观察社会百态。

比如看到老人上车主动让座,这就是尊老爱幼的生动教育;看到有人在车厢里吃东西,孩子也能明白公共场合的规则。

这些经历,比在课堂上讲道理管用多了。

2. 社区活动,融入大社会

多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让孩子去捡垃圾,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社区的义卖活动,孩子可以帮忙卖东西,学会和人交流、讨价还价。

在社区里,孩子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学会怎么和邻居相处、怎么融入集体。

就像小树苗在森林里,和其他树木一起成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3. 社会实践,拓展大视野

利用假期,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比如去农场体验农活,孩子亲手种菜、收稻,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去工厂参观,看到工人怎么生产产品,明白每个物品背后都有辛勤的劳动。

这些实践活动,能让孩子了解社会的运转,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

说句大实话,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会富裕一辈子。所以,准备好自己与自己的孩子,把幸福传承下去。

钱的多少和幸福有关系,但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的驱动力,只是有时候被”童年富裕病”掩盖了。

作为爹妈的我们,也要问问自己:

“有什么比“富过三代”更重要的事情吗?

是“幸福三代”吧!就算我们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也完全可以做到幸福三代。”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没内驱力?可能是“童年富裕症”在捣乱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