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子承父业”,抛开特例,生活中总能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职业受到父母职业的影响很深。比如父母做生意,孩子从小也显露出做生意的天赋;父母从事艺术,孩子就有艺术家天赋;父母是作家,孩子从小作文也好。
这段时间看严歌苓的作品,百度百科上显示:“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著名旅美作家,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从小就具备了写作天赋,20岁发表第一篇作品,如今被誉为第一华语女作家。
看她的演讲,近60岁依然举手投足气质优雅,后来看履历才发现,严歌苓有一名作家父亲,她父亲绘画、写作、建筑都通,几乎是全才,对她的影响至深。
我认为严歌苓的例子很好,是因为要成为作家,不仅关于职业,更关乎于性格和修养。严歌苓也说:“我是爸爸带出来的作家。他给了我很好的审美观,我将受益一辈子。
父亲的朋友也有许多文学造诣很深的,他们相互间玩的做诗填词,随手拈来,我们这辈人就很少能达到那种造诣,玩不了那么雅致。”
养育孩子的过程,一方面是父母影响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净化自身的过程。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了一本书叫做《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面写到: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投射到他们的行为和内心,会影响孩子一生。
有些人总是要给孩子留下很多财产,早早规划孩子人生,似乎认为这才是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实际上,我们给孩子生命最初的这份投射,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所以,你要给他的投射,一定要是你所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有人说,孩子长大后总会接触成人世界的脏污,我们做得再多,最后都将无济于事,为什么这么执着。我想说其实不是的,这个社会充满潜规则,不乏阴暗和肮脏,但是人的内心需要阳光和正能量,人可以混迹于没有修养的人群之中,但自身依然要有修养。
这份修养不仅是品德,也是能量,是精神,也是动力。是就算有一天我们消失于世界,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会想起当年父母告诉他们的话,教他们的行为,他们终会找到内心力量,终会懂得父母是让他们一生骄傲的人。
想养出怎样的孩子,首先自己就要成为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