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这三类孩子都是“假聪明”,将来很难有出息,家长不要沾沾自喜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老人常说,小时候古灵精怪的孩子,长大后都有出息。

但之前我在网上刷到过一个帖子,博主是一位有着10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她在帖子里说:

“在大家眼中,好孩子都热情、机灵又聪明,很招人喜欢。但在她看来,这些并不代表孩子真的聪明,这些外在特点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

所以,一般情况下,拥有下面这三种特征的孩子,往往就被称为“假聪明”。

01

喜欢撒谎的孩子

kid

孩子偶尔说个小谎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但如果孩子经常性地撒谎,那家长就要警惕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经常撒谎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家长的认可或者逃避惩罚。

当孩子发现通过撒谎可以避免责骂,甚至还能得到安慰时,就很容易养成撒谎的习惯。

然而,长期撒谎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研究所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现:

孩子在2岁时就已经会撒谎了,而超过4岁的孩子大多都会选择撒谎。

孩子刚开始撒谎,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完善,没办法很好地区分想象和现实 。

当孩子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时,就容易把想象的事情当成真的。

慢慢地,撒谎可能会变成他们“趋利避害”的一种手段。

尤其是处于大脑发育黄金期时的孩子,如果撒谎父母没有察觉并纠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以后就会继续编造谎言,习惯生活在谎言里。

一旦孩子尝到了“撒谎”的甜头,就很容易撒谎成性。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满嘴谎言的人交朋友,这样也很难在工作中获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

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总是撒谎,最终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当真正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人会相信他、帮助他。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撒谎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引导,让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02

喜欢贪小便宜的孩子

kid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开始爱占小便宜了,这是因为孩子慢慢有了物权意识,大概有这几种表现:

不管东西是不是自己的,只要喜欢就霸占着不撒手;在超市里可能会偷偷拿零食;别人的东西想据为己有,自己的东西却怎么也不肯分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占小便宜和占有欲划等号,而这种心理,往往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会形成了。

如果孩子爱占小便宜,父母不仅不制止、还默许,那孩子就会觉得占小便宜是天经地义的事。

之前有位妈妈在后台私信分享了她的烦恼,她发现,自己的孩子每次从幼儿园回来时,兜里总会装着别人的东西。

询问孩子,孩子就说看到喜欢的就拿回来了。一开始她也不当回事,就嘱咐孩子明天记得还给人家。没想到事后带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还偷拿了老师的东西。

另外,要是父母不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也没教孩子区分“想要”和“需要”,也会让孩子爱占小便宜。

孩子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会羡慕,长久下来就很可能产生偷偷拿或抢的想法。

家长要教会孩子,做人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便宜,要培养孩子的大气和格局。

03

内心脆弱的孩子

kid

现在的孩子大多内心都很脆弱,“蛋壳效应”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行为。

蛋壳效应:描述孩子的脆弱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变得不堪一击,就像蛋壳一样脆弱不堪。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大哭大闹;和朋友闹别扭了,就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记得小学时,同桌就因为在班级演讲中忘词,被同学笑了一下,之后就再也不敢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挫折的,内心脆弱的人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

一部分内心脆弱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长过度保护或者过度批评造成的。

过度保护让孩子没有机会去面对困难,不知道如何应对挫折;而过度批评则会让孩子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去经历一些小挫折,锻炼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同时,也要多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 。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这三类孩子都是“假聪明”,将来很难有出息,家长不要沾沾自喜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