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半,班主任们一边担心学生的作业进度,一边又担心催作业招人烦。如何既能提醒到位,又不让家长和学生反感?你或许可以试试“三明治话术”。
01
为什么催作业容易“翻车”?
传统的催促方式往往是单刀直入:“**家长,寒假作业还剩一半没交,请尽快完成!”看似高效,实则容易引发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防御。家长可能觉得被“点名批评”,学生也可能因压力产生逆反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接收到负面信息时,大脑会本能地启动“对抗或逃避”模式。想要有效沟通,关键在于“先软化情绪,再传递需求”——这正是“三明治话术”的核心。
02
“三明治话术”三步走:
夹心层里的沟通智慧
第一层:认可与共情——先给一块“甜面包”。
开口前,先站在家长和学生的立场表达理解。比如:
“寒假确实需要放松休息,孩子前阵子期末复习也很辛苦,咱们都特别理解。”
“**平时在校学习态度一直很认真,寒假刚开始时还制定了计划表,特别有想法!”
消除对立感,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而非被指责。
第二层:提出需求——夹上“核心肉饼”。
用温和但明确的语气提醒作业进度,同时提供具体建议:
“不过最近各科老师反馈,寒假作业的提交率还没到一半,可能是孩子玩得忘了时间~”
“如果孩子遇到难题,可以随时私信我,或者参考群里分享的‘作业分解攻略’哦。”
将“催作业”转化为“解决问题”,用“我们”代替“你”,弱化命令感。
第三层:鼓励与信任——再盖一层“甜面包”。
收尾时强化信心,给予积极期待:
“以**的执行力,最后两周肯定能规划好时间!咱们一起给孩子加个油!”
“等开学了,班里还准备了寒假作业展示会,特别期待孩子们的创意!”
用正向期待激发行动力,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支持而非压力。
03
进阶技巧:
给不同学生私人订制“夹心馅”
对拖延型学生:强调“小步快跑”
“每天完成1小时,最后就能轻松收尾!需要的话,我可以每天傍晚在群里发个打卡提醒~”
对畏难型学生:拆分任务+提供资源
“数学应用题卡住了?我把同类题的视频讲解单独发您,孩子可以先从这部分开始。”
对叛逆型学生:用兴趣撬动动力
“听说**喜欢科幻,这次物理作业的实践部分可以选‘设计太空站’主题,需要点子随时找我!”
04
“三明治话术”直发模板
以下是用“三明治话术”拟定的班主任催作业话术模板,可根据学生情况微调后发给家长:
【群发提醒(不点名)】
各位家长好!寒假进入倒计时两周,孩子们是不是已经从“休闲模式”切换到“冲刺状态”啦?近期各科作业提交量逐渐上涨,为认真规划的宝贝们点赞!如果孩子还在和作业“斗智斗勇”,不妨试试:①“碎片时间法”:早晨头脑清醒做数学,下午累了抄写语文,晚上动手做实践。②“趣味优先策略”:先完成最喜欢的科目,把成就感变成动力燃料。老师们全程在线陪跑,卡壳的题目、需要解答的问题随时群里喊我!相信孩子们都能稳稳交卷,毕竟——你们可是我最会时间管理的崽呀!
【私发的通用版】
小红家长,寒假转眼过半啦!这段时间孩子一定玩得很开心吧?放松身心对成长也很重要呢~不过各科老师悄悄提醒我,咱班寒假作业提交率刚过40%,可能有些孩子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别担心!最后两周可以试试“每天1小时计划”,把作业拆成小目标(比如语文每天1篇阅读,数学每天5道题),这样压力小、效率更高!小红平时在校执行力都很强,这个假期肯定也能安排好节奏!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在线答疑哦~期待开学看到孩子的作业!
【私发给拖延型学生】
小绿家长,寒假前半程孩子调整状态特别棒,之前制定的运动计划坚持得那么好,我都忍不住点赞!不过寒假作业进度可能稍微落后了点~如果孩子觉得任务量大,可以试试“番茄钟法”(学25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每天私信我打卡进度,我来当孩子的“云监工”哈哈!相信以小绿的聪明劲儿,最后两周稳扎稳打绝对没问题!悄悄说,这次作业优秀名单会贴在教室荣誉墙,我可给他预留位置啦~
【私发给畏难型学生】
小蓝家长,寒假带孩子去了那么多地方,实践经历超丰富!开学班会一定要让他分享见闻呀~不过数学老师提到,应用题部分可能有点卡壳?我把同类题的讲解视频和例题整理好了,稍后私发给您,让孩子先从这部分开始,找找解题手感~小蓝一直很有钻研精神,遇到难题随时找我!解决完这一趴,后面的作业肯定势如破竹!
【私发给叛逆型学生】
小黄家长,听说小黄寒假在研究科幻小说?难怪他上次班会辩论“外星文明”说得头头是道!这次作业的实践部分,他完全可以结合兴趣发挥呀!比如物理作业选“设计太空站”,生物作业写“外星生物进化猜想”——需要脑洞支援的话,我这儿有一箩筐点子!这么有意思的主题,不记录下来太可惜啦!期待他的创意惊艳全班~
05
班主任的“隐藏心法”:
催作业,本质是经营关系
用“三明治话术”催作业,表面是技巧,内核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当家长感受到老师并非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真心希望孩子劳逸结合、稳步成长时,催促就会变成一场“双向奔赴”的合作。
寒假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收齐几十本册子,而是让孩子在张弛有度中学会规划与责任——而这,恰恰是班主任最暖心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