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养成这个习惯,清楚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比和孩子讲道理强多了。
过年期间接的几个案例,有的是因为家务和孩子发生冲突,有的是走亲访友感觉孩子丢面子,有的是因为学习问题,这些所有问题,在我眼里底层逻辑都一样。
父母不清晰自己的需要,默认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孩子没达到,然后和孩子较劲。
如果父母非常清楚自己的需要,也对自己孩子很了解,那么很多问题就变成一种选择。
我们家打扫卫生我从来不和孩子较劲。
如果她们不收拾自己屋子,我会问自己能否接受,我的需要是什么,会不会影响我心情,如果不会影响,乱成猪窝,我也不去干涉,和孩子划清界限。
实际如果太乱,她们自己也受不了,过不了几天就打扫干净了。
如果我的需要,看到她们的房间乱,我接受不了,那我就会和她们商量,并且做出选择。
保持家里干净人人有责,你们啥时候把房间打扫干净,如果不打扫,妈妈直接打扫。
但是我打扫,后果可想而知,她们喜欢的东西,我都让这些玩具书籍消失,衣服收拾的,她们都找不到。
所以,两个孩子最怕我打扫,我一说打扫,她们赶紧说不需要,自己打扫。
我不会和孩子讲道理,但是我会做出选择,让她们承担后果,孩子自然就能做到。
02
我们去亲戚家拜年,亲戚说吃饭之前要先喝汤,每人给我们盛了一碗汤,这个是她去广东旅游看到广东人吃饭先喝汤,她认为很健康。
对于我和老公来说,她是长辈,我们先喝一碗汤也不要紧,二女儿属于见机行事,顺从的先喝汤。
到了大女儿就不干了,她说先喝汤不科学,也没有营养,这是他们老师课上讲的也是常识,这种做法没有任何道理。亲戚说,喝了汤才能吃别的,女儿说,那我就不吃了。
是不是很尴尬?这孩子就不喝,老人也觉得挑战她的权威,脸上也很尴尬。
我的需要是什么?孩子拜年了,我希望孩子开开心心吃个饭,只要我做个选择,这份尴尬立马就可以化解。
后来我就解围,我说妈妈不在乎科学不科学,替你喝了,你好好吃别的。
我不认为孩子怪,也不认为孩子情商低,这只是不想照顾你面子的一种选择而已。
我也不会和孩子讲道理,一定要按照别人的要求来,她是长辈一定要尊重,让我觉得丢面子,没有礼貌,实际这件事没那么复杂,就是一种选择。
亲戚完全可以做出选择,你不想喝,那就别喝了,赶紧吃饭,孩子就不会较劲。
03
另外一亲戚做寿,我知道孩子是直性子,平时在家会说这个菜好吃,那个不好吃,人家请客,孩子说这话,就很尴尬。
十几个人亲戚在一起,给老人做寿,我需要孩子照顾一下我的面子,表现有礼貌得体。
我事先和孩子说,不管好吃不好吃,你都说好吃,这对别人是一种尊重和礼貌,我们也要说感谢。需要照顾一下我们的面子,同时也可以展示你是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
孩子尊重了我需要,整个吃饭期间都没有评论一句,我看她都夹一点先尝一下,好吃才会多加,也说了感谢。
等吃完饭后,我们回来路上,孩子告诉我,这饭店的菜,还没学校的菜好吃。
我鼓励孩子,你今天做得非常棒,得体有教养,以后吃饭就这样表现,大家都很开心。
我养育孩子14年多了,一天天实践下来,不用去控制孩子,也不用去讲大道理,你清晰自己的需要和选择,再去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做出选择,那么孩子一定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