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和果宝躺在床上听着故事,突然听到隔壁一个爸爸歇斯底里地在怒吼:
花了那么多钱,让你学钢琴,你不想学就不学了,你对得起我们吗?
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声之后,只听见一个女孩带着哭腔,大声回应道:
“凭什么每天都要学呀,写完作业我已经很累了,而你们就可以刷手机、看电视,这太不公平了。”
听完隔壁父女之间的对话,忍不住一阵唏嘘。
在心疼这个女孩的同时,也暴露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最真实一幕。
自己在家拿着手机刷抖音、看短视频,却要求孩子好好写作业;
自己不读书、不上进,却要求孩子天天学这个兴趣班,那个补习班。
教育,这一充满神圣与期望的领域,在时代的演变中却逐渐呈现出一个怪异的现象。
即:一群摆烂的父母,正拼命地卷着他们的孩子,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孩子的问题,
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很多父母把孩子不好的习惯或行为,都归结在孩子身上。
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儿童教育专家孙敬修曾说过,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家庭教育。
如果你总是暴脾气,吼叫孩子,他就会变得自卑、怯懦、畏手畏脚,青春期的时候会更加叛逆。
如果你总是只贬低不鼓励,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自信,女孩子长大后容易被男生的几句花言巧语骗走,男孩长大后会自卑否定自己。
如果你总是包办孩子,他就缺乏自理能力,没有锻炼的机会,等于没有成长,长大后不仅没有自主性,也会依老啃老。
因为教育不当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就像烙印一样,伴随孩子一生的发展。
当你总是觉得是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平时的教育是否正确。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教的时候,其实问题很早之前就有了。而原因,一定是与你的教育方式有关。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孩子的优秀,
背后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可能横空出世,其成功的背后,肯定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有奋斗的泪水滋润她,有牺牲的血雨浇灌她。
想要孩子优秀,作为父母就千万不能图省事。
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你投入多少时间与精力,孩子就会回馈你多少惊喜。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十分严苛的。
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董卿曾经说过,正是因为父亲当初的严厉要求,自己喜欢阅读的习惯悄然养成。
董卿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个场合帮助我表现的更出色”。
于是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电视上看到了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各种高光时刻背后,是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以及自律。
“民国才女”林徽因是著名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她之所以有如此学识,离不开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林徽因出身于充满书香的官宦之家,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林徽因和父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她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
林长民在林徽音两岁时去日本留学,他每次寄回来的书信,也都是写给父母,却对女儿产生很大的影响。
父亲在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林徽因从小就被耳濡目染,也培养了她的进步思想和爱国情怀。
16岁时,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各国,增长见识,感受西方文明。
在这段时间,林徽因的大局观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正是父亲对林徽音独立思想的培养,为她未来的成就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越是优秀的父母,越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亲力亲为。
居里夫人也十分重视女儿的教育,特意为孩子开了个“儿童学习班”,亲自教育。
在她的培养下,两个女儿越来越优秀,她们一家共获得四次诺贝尔奖,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如果说人生是一所学校,那么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
聪明的父母,
懂得在这2个方面管好自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只有你自己做好了、做对了,孩子自然就会模仿。
下面这2个方面,你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1、管好自己的脾气。
对孩子发火,破坏孩子的灵性。
你用脾气管教孩子,你的火气就会传递到孩子的头上,日复一日孩子的头上就加了一个紧箍咒,破坏孩子的灵性。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永远是亏本的,那就是发脾气。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然而,这其实是最无效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分脾气,七分伤害。父母的坏脾气,真的会传递给孩子。
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长大后更难管教。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娃。与其冲着孩子发脾气,不如传递一些正能量。
父母管好自己的脾气,遇事有定力、会变通,孩子自然也会学到你处事的智慧。
2、管好自己的言行。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标杆”。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首先做到那样的人。
孩子拥有一种我们成人无法看到的能力,那便是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吸收性心灵》书中提到,这种心智接纳一切,不评断,不拒绝,不回应。
它吸收一切,并在即将成形的人心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恰恰在于人类刚出生的前三年,即0-3岁无意识吸收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
孩子3岁以后,就进入到有意识吸收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看法,明白事情的原因,以及一些简单地推理及因果关系。
他们喜欢通过感官的感受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感性的探索者。
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每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父母什么样子,孩子就什么样子。
优秀孩子的背后站着同样优秀的家长,而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只有我们自己先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遇见蒙台梭利,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