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会说自己接不住娃的情绪。
我一直想,这个接不住,到底是接不住什么呢?
比方说,到了饭点,去喊孩子起床吃饭。
孩子说:“昨晚我没睡好,现在没什么胃口,不想吃饭。”
爸妈可能会怎么接呢?
我们可能会说:
“昨晚打游戏又打到后半夜?日夜颠倒的,胃口怎么可能好呢!今天别再这么晚睡了。”
虽然语气小心翼翼,但言语间还是透露着责怪。
孩子多半会回复:“别烦我,我说了我不想吃,听不懂吗?”
也有父母可能会说:“昨晚又很晚睡啊,是因为怕睡不着是吗?”
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
“哟,脸色有点差。那你接着睡,睡饱了自己起来把饭菜热一热,别饿着自己。”
对于这样回应的父母,孩子的反应也会有2种:
一是,把大人的手推开:“哎呀,你去吃你的吧!别管我。”
回过头,鼻子一酸,怕大人看出来继续睡——我们真心的疼惜,他们接收到了,但不够。
不足以说明父母完全能够体谅自己了,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证据。
还有一种可能会说:“你们先吃,我一会儿睡醒了自己吃。”
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接纳和疼惜,想要努力爬起来,但确实没什么精神和胃口。
他们也同样需要进一步观察父母,其他方面是不是也同样有所转变。
同样一句话,这样说和那样说,对孩子来说,意义完全不同。
而这里头的差别却是父母是否真心接纳孩子的现状、理解他们的不易。
如果以改变孩子、符合自己的要求为目的,总想指导一点什么、改变一点什么,那么孩子必然会感到自己依旧活在过去的死循环里。
——被操控的人生,自己根本决定不了什么。
——我是不好的,我是失败的,我不值得他们爱,所以他们才要求我改变。
如果我们真心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她)当下的无助、无力、自我否定、羞愧、内疚和低自尊,那么,我们就会以一种共情的心态去体谅他们。
也能摸得准此时此刻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不是什么。
孩子们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要求之间的关系。
他们总是不经意地把别人的负面评价等同于自己不好。
星期天是我们一家三口外出吃早饭的日子,每周如此。
也算是对常规生活的一种打破,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特殊的期盼。
对我而言,对娃而言都一样。
所以,上上周末我们探索到一家比较远的早餐店,需要开车才能到,味道很不错。
用女儿的话讲,豆浆能吃出豆浆味儿;煎饺和煎包很好吃;小馄饨也马马虎虎。
相比于家门口那家实在好了太多。
于是周日我们又去了那家。
那家店生意很好,几乎没有位置,于是我和女儿坐在了角落里看起来都不算位置的位置上。
女儿忽然跟我说:“爸爸说,以后再也不想从我嘴里听到xxx的名字(她好朋友)。”
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还在安排座位啥的。
等老父亲点完餐坐下来,才发现女儿没有动手吃,而是拉着个脸,情绪很低落的样子。
这时,我才意识到这娃可能不高兴了。
因为在过去几天里,她常常把xxx的名字挂在嘴边,说一些这个孩子的不开心和纠结。
我也曾跟她提起过:“你似乎近来提到她的名字有点多。”
她解释说:“因为我的生活里没有太多的内容,所以只能跟你们聊聊同学。”
说真心话,我也是有点烦的。
但听她这么说,我能感觉到她的诉说中带了她的某些潜在的渴求:和父母链接或想要通过探讨同学的问题了解她自己。
爸爸却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她有点沮丧。当然我也有点意外。
于是,我就跟她说:
“爸爸只是说了他的想法,他不喜欢听到那个名字,并不是说你有问题。”
然后,爸爸也意识到了,赶紧补充:
“爸爸这样说,是我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我只是表达我的真实想法,跟你没有关系,你也可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
家人之间不是应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我又说:
“爸爸可能感受到了某种负担,他有点承受不住,所以,希望你能少说。
这是爸爸的问题,你没必要把它背在身上。”
然后爸爸又补充:
“对对,我是觉得那个人似乎成了你的负担,所以我不希望她总是挂在你心上。”
我说:“其实,虽然某种程度上她成了你的负担,但是你也想拥有这种负担,对吗?”
直到这个时候,这娃的脸才明显放松下来,露出了笑容。
看,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分不清自己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话题)是两回事,也分不清别人的评价和自己是两回事。
当我们成年人能够分清这中间的区别时,我们就可以解释给他们听。
他们就能慢慢养成课题分离的习惯。
当然,我们知道了这一点,我们自然也就接住了她的情绪——她是在为自己谈论的话题被否定而自我怀疑呢。
当我们想要改变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告诉自己:“我不好。”
当我们想要指导他们时,他们会告诉自己:“我不行。”
当我们批评他们时,他们还会告诉自己:“我没用!”
今天刚看了一个朋友转发的视频,小朋友们在说“父母说的最伤人的话”就是:
“你没用!”
“你个废物!”
“你真笨。”
说到底,人活着就是要照见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也是自信的来源。
这种价值感一开始从母亲那里获得,后来是家人,再到外人。
萨提亚说:
当我们处于自我价值感低的时候,就容易觉得自己会受骗,容易被人羞辱、鄙视,容易把自己当成受害者。
他们总是设想事情会变糟。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相信别人,独自吞咽孤独和隔离的痛苦。
因为这种隔离而显得对外界麻木不仁,他们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听,也不愿用心感受这个世界,而是习惯于挖苦、蔑视他人。
不信任和自我隔离必然会使人产生恐惧。
恐惧又会使人退缩、使人不敢去尝试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使我们丧失判断力,且总是盯着自己感到挫败的行为。
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跟我们说话?
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接住他们的情绪。
因为从我们的话中,看不到自己有价值、值得被爱的证据。
以前如此,当下还是如此。
所以说,如果把接住孩子的话当作一种技能,可能就会很难。
然而,从底层需求上去看,就简单得多了。
只要知道,孩子们需要我们不断地、不断地告诉他们:“他们值得被爱!”
无论成绩好坏、无论上没上学、无论是否日夜颠倒,他们还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那,不就是无条件的爱吗?
况且,事实如此:即便这个孩子一辈子啃老,我们就不爱了吗?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