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真心建议所有普通家庭:带孩子过一个低配寒假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今年过年比较早,放假也比较早。

好不容易等到寒假,孩子们渴望假期能痛痛快快地休息,身边的父母们却焦虑了起来:

“得赶紧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把成绩提一提!”

“隔壁楼都带孩子去国外研学了,我赶紧也订一下票……”

每逢寒假,无数家长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报辅导班、赶兴趣班、带孩子四处打卡……

但这样做对孩子真的好吗?

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曾说:

“寒暑假有自己的功能,是为了在这段时间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对孩子而言,学习并不局限于课本和教室,而在生活的细微处。

当今时代,真正的智慧父母,都在主动给孩子的教育做减法。

假期里,与其去进行各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不如带孩子过一个“低配”寒假。

不攀比,物质低配

曾在知乎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她说自己孩子一定不能比别人差。

于是,从小到大,女儿的吃穿用度是家里最好的,甚至还穿戴名牌,读贵族学校。

去年寒假,同事家儿子去学马术,自认为女儿不能落于人后的她,花掉一整年的积蓄,给孩子报名了高价钢琴补习班。

今年寒假刚到,她又开始给孩子安排各种研学项目,计划表一页又一页地写,钱一大把一大把往外花。

没想到最后,副作用出现了:

无条件的付出,换来女儿理所当然的享受;过度的重视,换来女儿丝毫不懂感恩。

其实,像网友这样呕心沥血为孩子付出的父母真不少,甚至有些父母为了给娃过寒暑假,一夜返贫。

在最新的一项假期家庭调研中,发现近六成家庭的花销同比2023年大幅上涨:

近4成家庭暑假花销超过10万+,还有部分家庭一个暑假就花掉30万+。

而花销都用在了哪?

无外乎是孩子的 “假期四件套”(课外兴趣班、学科活动、夏令营、亲子游)。

但若要问这些父母:孩子愿意去吗?

绝大部分家长的回答出乎意料:别人家孩子都在学,我们不能落于人后!

听过一句话:当寒假变成攀比的手段时,不会丰富孩子的大脑,只会榨干父母的钱包。

比起用金钱堆砌孩子的假期生活,不如还给孩子一个纯真的童年。

01.去感受乡间生活

网上曾有一个话题:寒暑假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高赞说:把教育放轻,把生活放轻。

尤其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每天都是从学校到家,再从家到学校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抬头看到的是校园上方的四角天空,目光所及的是密密麻麻的题目,脚下感受到的是坚硬的柏油路。

他们闻不到泥土的芬芳,见不到多彩的庄稼,也听不到虫鸣鸟叫。

所以,趁着寒假,带孩子去乡下走走,去接触大自然,在真实的触摸中感受世界的奇妙。

如此,才难能可贵。

02.去体验“真实”的一天

什么是真实的一天?

比如去农贸市场,去逛超市,去夜市摆摊……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

“一个孩子的人生应该涉及方方面面,是开阔的,多元化的。”

尽早带孩子见形形色色的人,丰富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应对不同人和事的反应能力。

这些真正需要的“见识”,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不内卷,学业低配

前两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组小学生寒假规划表,大受震撼。

每个计划里,都满满当当规划着孩子一天的学习任务:

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安排,也有各类兴趣爱好的培养课程,还有自律打卡任务……

林林总总加起来,孩子们寒假的学习时间,每天长达6-8小时。

看完后,不禁让人感叹:这哪里是放寒假,分明是孩子的“第三学期”。

而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闺蜜@阿雅就是这样一位妈妈。

阿雅的儿子磊磊在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上前15名,性格开朗大方。

自从去年寒假开始,闺蜜迷上了鸡娃。

不仅学期内严格管理孩子的学业,连假期,也给儿子制定了细致的每天、每周学习计划。

白天,磊磊需要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及额外的一门奥数课,一门思维拓展和一门口语课。

晚上,闺蜜还会陪着儿子写完各科的计划作业,监督他预习和复习。

周末时,她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培训班辗转。

阿雅信心十足地说:等开学,孩子一定能考到班级前三。

谁曾想,开学后没有等来磊磊的逆袭,孩子反而在妈妈施加的压力下,产生厌学情绪。

又因为假期一直闷在家里学习,缺少户外活动,磊磊小小年纪就近视了。

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说过一句话:

“单一刻板的社会时钟和评价标准,对孩子的尊严和个体性,其实是一种冒犯和损害。”

诚然,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却不知:

千万种飞鸟,有千万种辽阔天空;

千万朵花,有千万种绽放时间;

千万颗草和树,有千万种生长方式。

如果父母盲目跟风鸡娃,只会折磨孩子,又逼疯自己。

寒假即将到来,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做这两件事。

01.与其局限书本,不如多去动物园、科技馆

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平曾建议:

“带孩子多‘泡’在科技馆里,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会把学习当作是件很有趣的事。”

深以为然。

好的教育,是在实践中收获知识。

只有当孩子真正在各种动物园、科技馆里听到、看到、摸到,用亲身体验去感知到。

他们才能在不断地好奇和探索中,认知这个世界,获取新的知识经验,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激情。

02.与其困在题海,不如观看高质量纪录片、书籍

教育圈有这样一个说法:

摄制精良的纪录片能帮孩子扩充课堂知识,提升孩子思维和创造力。

作家汪曾祺也曾说过,读杂书有以下四种好处:

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

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

第三,可以学习语言。

第四,从闲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

所以啊,假期里有两个任务可以陪娃完成。

当孩子已经对题海战术失去兴趣时,带孩子看一些高质量纪录片,如: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跟着书本去旅行》、《终极密码 The Code》、《门捷列夫很忙》、《美丽化学》等。

当孩子觉得学习索然无味时,允许孩子读一些杂书,富足孩子的灵魂,体会别样的人生,比如《茶馆》、《老人与海》、《小王子》、《麦田的守望者》等。

不焦虑,心理低配

教育编辑部写过一段话:

“我们为人父母,生怕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却不知我们的过度期待造成了我们的焦虑,不断地把孩子往悬崖边上逼。”

每每一到寒暑假,“假期焦虑症”就缠上了父母。

孩子期末考得不好,父母担心他一辈子碌碌无为;

孩子期末考得好,父母又担心假期不看紧点,下学期成绩倒退;

孩子假期不出门,父母担心他难以和同龄人相处;

孩子出门和朋友玩,父母又担心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

无穷无尽的焦虑和担忧,围绕着父母,但又不止困住了父母。

从心理学上来讲,当父母焦虑的时候,会让亲子关系产生一种“情绪共生体”。

即:父母焦虑,孩子变得压抑,积压在身体的负能量就会越来越多。

最终,承受不住的孩子轻则厌学,重则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那我们能怎么做呢?

想起一位来自青岛的爸爸高毅朝,他在初中生儿子的家长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的儿子是“学渣”,他的学习成绩特别差,给我们班里严重拖了后腿,我深表歉意。

但是我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我依然相信他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凭借这段发言,他赢得了全班的热烈掌声,还火上了热搜。

这位爸爸的不内耗和不焦虑心态正是当下父母缺少的,也是我们做父母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01.好好休息,给孩子实实在在放个假

看过三组数据:

一组是《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报告,里面说,我国学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74小时;约22.3%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

另一组是《失眠人群报告2023》,里面写到,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一出现抑郁倾向。

第三组是一项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里面提到:

当睡眠不足时,大脑的认知功能会减退,进而影响到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但放眼周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几乎所有孩子都在做着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每天起得早,晚上睡得晚,休息少。

其结果就是:睡眠时间严重告急,身体和心理遭受双重压力。

所以,寒假里,父母可以偶尔让孩子偷个懒,睡个懒觉,让孩子好好休息,给他们实实在在放个假吧!

02.回归生活,陪孩子学一项生活技能

为什么要学生活技能?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的作者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答案:

第一步,我们为你做这件事。

第二步,我们和你一起做。

第三步,我们看着你做。

第四步,你独立完成

在她看来,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最佳路径,也是孩子成人的关键。

寒假期间,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扫地、做饭、洗衣、出门买菜,留出一些时间,教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吧!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真心建议所有普通家庭:带孩子过一个低配寒假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