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最心酸的时刻,莫过于发现曾经依偎在身边的孩子,渐渐远离,甚至不再尊重你。
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经常把这几句话挂嘴边:
“我不想说话!”
“能不能不要烦我!”
“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要盯着我!不许进我房间!不许动我的东西!”
有句话说:“孩子对父母最大的伤害,是不敬和无言。”
面对这种变化,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和失落。
但你有没有想过,愤怒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一旦陷入对立的情绪,所有的努力往往会变得徒劳。
因此,当儿女不尊重、不理睬你的时候,请管住心里的怒火,闭住想要讲道理的嘴,先看看这三句话:
不怒,稳住情绪
面对儿女的冷淡和不尊重,首先需要做的,是不怒。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儿女不理你,或许只是他们暂时情绪波动,或者在忙于自己的生活。
你若急于反击,结果很可能会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退一步,反而能给彼此空间,让情绪自然回落。
在曾经风靡全国的《变形计》节目中,有一位来自吉林城市的主人公王境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王境泽出身于吉林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享受着优渥的生活,然而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鲜少关注他的学业与成长。
他渐渐变得逃学、滋事、斗殴,不仅缺乏对他人的尊重,更无视父母的辛劳。
初到农村参加节目的第一天,面对工作人员收行李的要求,他情绪爆发,甚至动手攻击他人。抵达农村爷爷家后,他依然保持着傲慢无礼的态度。
村里的奶奶好心为他烹制饭菜,却换来了他的恶语相向:“我王境泽就算饿死在外面,从这里跳下去,也绝不会吃你们一口饭!”
面对城市孩子的不尊重,农村爷爷奶奶没有发怒,而是微笑面对,并重新为他做了可口的饭菜。
之后,农村奶奶赶了三个小时的山路,一脸慈爱地关心王境泽,并嘱咐他好好学习。
经过一个多月的体验生活,爷爷奶奶不动声色的爱触动了他,他变得不再娇纵蛮横。
回到城市家中后,他也变得懂事,主动与疏于陪伴的父母和解。
后来,王境泽也一直与农村交换家庭保持着联系,为爷爷奶奶建了新厕所,逢年过节也会捎去礼品。
古人云:“情绪稳,则事易成。”
一个冷静且稳重的父母形象,比激烈的对抗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这时候,冷静就是智慧,稳住情绪,才有后续发展的余地。
董宇辉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次教学经历:
在课堂上,学生们不断制造噪音,第一排的女生更是频繁摔书、大声咳嗽。
董宇辉深知,一声怒吼“再摔就滚出去”可以迅速平息噪音,但他选择了以善意理解学生,为女孩递上一杯药,提醒她注意身体。
随后,整个课堂恢复了平静。
拿破仑曾说:“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比征服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加伟大。”
情绪稳定的人,能够减少与孩子的冲突,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尊重、孝顺自己,首先要学会控制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声音大小并不代表真理的多少。有时,选择沉默反而能给予最有力的回应。
将安宁留给家人,将是非对错交给时间。家庭和睦,方能事事如意。
不争,以退为进
儿女不听话,不尊重时,很多父母的本能反应就是据理力争。
但争论,只会让双方更加陷入僵局,甚至失去彼此的耐心和信任。
与其争吵,不如选择不争。
这个“不争”,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智慧地以退为进。
前段时间,有位父亲跟我们抱怨女儿对自己越来越冷漠,两人常常因为几句话就吵起来。
女儿分享日常趣事时,他总是打断并催促女儿找对象;女儿诉苦想换工作时,他又质问女儿为何频繁换工作;他想学剪辑视频,女儿教了几遍后不耐烦,便指责女儿白读书了。
每一次沟通,最终都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导致女儿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扉彻底向父亲封闭。
一些父母对子女过于严厉,不容许他们犯错或做决定,当子女叛逆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更激烈的方式反驳,这只会加剧彼此间的矛盾。
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领悟。
身为父母,当子女不尊重或不理自己时,应保持客观态度。若自身有错,便主动承认错误,为子女树立榜样;若子女有错,也不要以权威压制,而是藏住反驳,静而不辨,引导子女进行自我反省。
法国作家莫洛亚曾说:
“以为两个人有同样的思想、判断和欲望是最荒唐的念头。”
父母与子女之间常常因为生活习惯和责任的不同而产生代沟,使得两代人在观点上难以达成一致。
年轻人可能因缺乏经验而忽视父母的教诲,显得不成熟;而老年人则可能因年龄增长而变得固执和唠叨。
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克制自己的反驳欲,与子女保持最舒适的距离。
正如《父母的觉醒》中所说:“我们应该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孩子在不断成长,我们也要学会理解他们的不易,接受并看开他们的负面情绪。
与其将自己困在与子女的生活琐事中,不如将重心转移到享受自己的余生上。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为今后的生活留足退路,才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事。
不说,守护家庭和谐
父母面对儿女的无礼和冷漠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讲道理。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说得多了,孩子反而会更加抗拒。
当儿女不听、不理的时候,父母不妨选择暂时闭口。
不说,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一种智慧的等待。
太多的话语反而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在情绪化的时候,道理也往往失去了力量。
此时,“不说”是一种情感上的让步。
网上一位博主@曾公子就曾吐槽:
很多家长絮絮叨叨话没少说,但就跟唐僧一样除了招孩子烦也没别的作用。
博主的妈妈就是这种一件事要反反复复说很多遍的人。
小到吃饭,必须要喊两遍“记得洗手”,每天出门前,必须要提醒一句“记得带齐作业本”。
大到文理分科,总是反复诉说学理的重要性,选学校也是,各种强调自己的观点。
网友知道妈妈是为了自己好,但只要妈妈一张嘴,他就觉得反感,所以经常顶嘴,故意对着干。
而他的爸爸则截然相反,一句话能说清的事,绝不多说一句。
有一次他出远门,主动问父亲,你要对我嘱咐什么吗?爸爸就一句话:“注意安全,不要看手机。”
包括他出国留学,爸爸打电话也不会超过2分钟。
他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板起一副面孔,但说一句话顶一句话的用处,他总是能听进心里去。
话少一点,心静一点,孩子会慢慢发现你的沉默背后的深意。
这正是《道德经》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语言有时是无用的,而沉默反而能让人更清晰地感受到爱与关心。
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责任,是成为一个适应孩子需求和变化的父母,而不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适合父母需求的傀儡。
父母与孩子,彼此互为人生伙伴。
这段关系中,与其揪着孩子的问题过分较劲,或者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绷。
不如敞开胸怀,接纳青春期孩子的变化,站在更高的生命层次上,给经常出“问题”的青春期孩子,多一些爱和包容。
用心、用爱引领、陪伴和等待他们平稳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相信终有一天,你会看到,你曾呵护的那棵小苗,会将枝叶恣意伸向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