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废掉一个高中生最快的方式:父母过度共情
什么是过度共情?
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父母过分感同身受,甚至替孩子承担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成长压力。这种情况在高中阶段特别普遍,因为升学压力确实很大,父母看到孩子辛苦,就想方设法帮孩子减压。
但是,这恰恰是最容易废掉一个高中生的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过度共情会产生三个致命问题:
一:过度共情会弱化孩子的抗压能力。
当孩子说”数学太难了,我不想学了”,过度共情的父母往往会说:”是啊,数学是最难的科目了,要不先把数学放放吧。”
这表面上是理解孩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可以轻易放弃。你想想,高中三年,不仅要面对学习压力,还要经历考试失利、同学关系等各种挑战,如果每次遇到困难都退缩,那将来遇到更大的挫折怎么办?
二:过度共情会让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动力。
有些家长看孩子学到很晚,心疼得不得了,就主动替孩子规划:”今天作业做到这儿就行了。”这看似是为孩子着想,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激励。如果总是依赖父母来决定学习节奏,那么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容易失去自控力。例如,一些考上名校的孩子,在大学里疯狂地打游戏,挂科无数,最后甚至不得不退学。
三:过度共情让孩子习惯于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
当孩子抱怨“老师讲得太快了”,过度共情的父母可能会说:“是啊,现在教育太超前了。”这种回应看似是在安慰孩子,实际上却无形中强化了孩子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的思维模式。
孩子可能会因此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如老师的教学方式、教育制度等造成的,而不是反思自身是否存在预习不够、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改进的地方。
那么,面对孩子的困难,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回应呢?
我建议采用”同理心+引导”的方式。
什么是同理心?
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陷入情绪。比如孩子说”数学太难了”,我们可以说:”确实,数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我理解你觉得困难,那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或者找老师分析一下。”
什么是引导?
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逃避。比如孩子熬夜写作业,与其说”今天就写这么多吧”,不如问:”今天作业怎么写到这么晚?是不是白天的效率不够高?要不分析一下原因。”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没有压力,而是培养孩子面对压力的能力。适度的压力和挑战,恰恰是孩子成长必须的养分。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给大家三个实操建议:
第一,建立反馈机制。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着给建议,而是让孩子自己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父母的角色是倾听和提问,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第二,设立合理期待。
不要因为心疼就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而是要让孩子明白:困难是正常的,克服困难也是能力的一部分。可以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让孩子看到努力的价值。
第三,培养成长型思维。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引导他们关注”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我太难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挑战。
可能有家长会问:
“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不够关心孩子?”
恰恰相反,真正的关心不是一味地心疼和保护,而是帮助孩子成长。就像教孩子走路,我们不可能一直扶着他,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高中三年,
与其过度共情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不如培养他们成为能经得起风雨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