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家长加我微信好友多年,经常给我发一些育儿文章的链接,同时留言求教:
“川妈,您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吗?我是否可以借鉴里面的方法?”
“川妈,看完这篇文章我很自责,感觉以前我管孩子太狠了。”
“川妈,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焦虑又加重了,我感觉自己对孩子太松懈了。”
……
这位妈妈的状态可以说代表了很多人。
我想起一位以色列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三部曲》作者)提到的观念:
我们已经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可以用食物做比喻。
100年前,食物很稀缺,所以人们会吃他们能找到的一切食物。
时至今日,食物已经很充足了,人们过量摄入脂肪和糖就会生病,所以大家需要节食。
信息也是一样。
现在我们已经被大量信息淹没,尤其是无用信息——这也会让我们生病。
我们需要进行“信息节食”。
“信息节食”的第一步,就是放弃“信息越多越有用”的想法。
再多的信息,也不能替代自己的亲身观察和实践。
很多家长特别热爱学习育儿知识,但是学得多,用得少,或者浅尝则止,马上又上网寻求新的知识。
有些家长获取的信息越多,育儿观念越是混乱,孩子也觉察到父母的反复无常。
获取信息,就跟吃饭一样。花半小时吃完一顿饭,至少要花七八倍的时间去消化。
那么花一小时获得的信息和方法,也至少要花七八倍的时间去实践和观察。
比如,关于如何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我花两天时间学会了一套方法。然后自己花两个星期去实践。实践出效果了,再带着孩子去做实践练习,差不多练习了两个月,孩子才基本上道。
所以,知识方法不是越多越好。认准一种,然后长期坚持实践,就够了。
“信息节食”的第二步,就是要学会筛查信息的质量。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精神食粮,而更多的可能是精神垃圾。
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发给我的文章链接,我有时也会打开看一下,第一眼看的是信息来源。
有些文章,发布在一些网络营销号上,标题诱人,但无作者姓名,内容出处写着“来自网络”。这种文章都不值得浪费一秒钟去看。
还有一些文章,作者标识得很清楚,我会再去了解一下这个作者的信息。
有些作者的身份是“作家”,文章写得很精彩,咱们当个故事看看就好。因为作家最擅长的就是构造情节,却并不一定擅长教育孩子。
还有些作者,网络身份是育儿专家。但一细查,这位专家既没结婚,也没生孩子,那么他的教育观点也要谨慎采纳。
还有一些育儿专家,自己确实亲自抚养过孩子,而且把孩子教育得不错。但我们也要看看她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以及她家孩子的成长年代和环境背景。
综合评估下来,能真正适合自己的信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而且即便某一套理论科学合理,也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孩子是什么材料,家长是什么材料,都得考虑进去。
打个比方,我近几年接触到“厌学休学”的案例特别多。
在案例A里,孩子敏感脆弱,父母高压死控。
在案例B里,父母温和慈爱,孩子却桀骜不驯。
在案例C里,孩子是普通孩子,父母也是正常父母,但是外部压力巨大。
以上三种情况,都出现了孩子厌学休学的结果,但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套用某一种网上流行的方法就可以的。
还有些家长,认真学习实践了很多育儿方法,但依旧没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想要”的那个结果本身就不对,就好比想要一条鱼学会爬树。
对于这种情况,我就不建议家长花太多精力上网搜索各种鸡娃信息了,倒不如好好琢磨如何提升自己,将来好有能力给娃搭个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