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朋友家做客,发现她10岁的女儿是一个时间管理高手:
回家先做作业,做完喜欢的数学作业,饭后玩会游戏,再做不喜欢的语文;
9点练琴,然后背古诗和英语,睡前玩半小时游戏。
先不谈玩游戏对不对,重点是全程自觉,完全不需要大人催,节奏把控感之强惊呆了我。
我问朋友:“你怎么培养的?”
朋友云淡风轻地说:“我只是选了最没压力的做法。”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是“牛磨王”?在朋友看来,是压力导致的紧张恐惧,让孩子磨蹭拖拉。
脑科学家林成之说:大人老是催,接连施加琐碎压力,会让孩子变得笨拙、散漫。
因为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需要从环境中得到滋养,长期承受细碎的压力,会被大脑判定为“威胁”。
而优先解决威胁,是人类的本能。
所以,你会看到孩子用各种方式逃避现实:
哭闹、打游戏、看电视、撕纸巾、抠墙皮、玩指甲盖……
压力越大,越不想做事,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对付“威胁”上面,哪儿还有力气解决问题呢?
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是如此。
所以,朋友尽可能配合孩子减少威胁,让她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能够不被干扰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然而,更多的妈妈选择了另一种做法。
准备考研的堂妹,有一个特别爱催人的妈。
其实,她并不反感催促,多亏了妈妈那句叫人绷紧皮的“快点儿做”,她才能顺利完成作业、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问题发生在妈妈不再催她的时候。
堂妹总把任务往后推,原本只需要一小时学完的课,要拖一两周;
或者白天追剧聊天,深夜背书赶进度;
玩三天学一天,几乎等于裸考。
结果,成绩距离分数线差了整整30分。
堂妹对这个结果似乎不意外,她的妈妈无法接受,非要搬到学校附近来住,监督女儿考研。
堂妹怎么劝都没用,索性对妈妈说了实话:
“我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我只是怕你不开心,才努力学习。也根本没打算考研,就是想应付你一下,我都21岁了,你能不能让我自己安排?”
原来,每天被妈妈催促的日子,让堂妹不堪重负,内心有太多情绪,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她实在不想再回到那种环境里。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Martin A.Teicher研究发现: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相比没有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杏仁核、海马体和胼胝体更小一圈。
这幅大脑扫描图,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总是催促孩子,会让孩子的大脑整体都会受到损害。
或许,我们能用这个实验结果来解释: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同时读书、考证、学才艺,每件事都做得很好;
而另一些孩子读十分钟书,玩半小时,一年到头一件事都没做成。
父母不停催促,或许能让孩子在压力驱使下“戳一下动一下”,但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逆的。
就像堂妹,作业父母催,考研也要人催,宛如一个被动的“做事困难户”,但人生哪能事事依赖他人?孩子总要独立。
一旦养成用压力鞭策孩子的习惯,也给孩子未来的生活方式定了调。
除了“催”,孩子还承受着另一种压力:父母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能心态平和地督促孩子,不会产生太大问题,但很多父母心态并不平静。
《金牌调解员》有一期里,一家三口吵翻了天。
妈妈对女儿要求比较高,目标也制定得很具体。
女儿小学时完全能做到,升上初中没后劲了,成绩一落千丈,厌学还酗酒。
在女儿看来,妈妈只关心她的学习,不关心她,这让她觉得活着很没意思。
而爸爸站在女儿这边,认为女儿的堕落是妈妈一手造成的,他自己也很反感妻子的强势,时常被她的负面情绪压得喘不过气。
面对这些吐槽,妈妈一律采取坚硬、阻抗、拒绝的态度。
屏幕外的观众,一眼看出她的问题所在:这位妈妈太紧张了,生怕女儿学不好,情绪张力十足导致心烦意乱,所以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也是如此吗?
那天刷到一个短视频:孩子马上要上培训班,但她想把作业先做完,母亲却在一边催“你能不能快点儿啊!”
连续催了十分钟,孩子开始分神。
眼看上培训班要来不及了,作业也没做完,孩子崩溃大哭:“妈妈你别催了!你催我有用吗!”
父母急,孩子更急;父母焦虑,孩子也被传染焦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会诚实地反映出父母的样子。
如果父母情绪激动,孩子除了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还要处理父母的情绪,根本没有余力做自己的事;
如果父母情绪稳定,孩子虽然焦虑,但不必承受不属于他的焦虑,慢慢做也能把事情一件件做好。
平和稳定的环境下,孩子不必消化过多负面情绪,有更多机会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自然能学会如何管理时间。
不难看出,以上两种做法有一个共同点:增加了孩子分配时间的障碍。
无论是用唠叨催促增加琐碎压力,还是用负面情绪剥夺孩子的精力,都没有帮孩子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问题。
试想一下:当你喝着咖啡、处理着文件,想过会儿再洗咖啡杯、先把工作完成时,你的配偶走过来说:“你怎么不洗杯子啊?邋里邋遢的。”
是不是感到平和的心态被搅乱了?不但不想洗杯子,而且满肚子怒火想跟伴侣吵架,连工作也专心不了?
是的,配偶就是这样增加了压力。
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增加孩子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顺应天性发展、理应独立自主的人类幼崽,连做作业都无法独立完成——压力侵蚀了孩子处理问题的动力。
而帮助孩子成为“时间管理高手”,其实就是帮孩子减轻压力。
这里并不是要消除孩子的压力,适当施压对培养孩子抗挫力有好处。
作为父母需要控制的,是“有毒的压力”:
脱口而出的唠叨,以及难以自控的情绪。
为此,首先,父母要思考:这到底是谁的需求?
做作业、打游戏,都是孩子的待办事项,父母就算要参与,也要等孩子先有思路了再行动。
比如,问问孩子:“你打算怎么规划晚上的时间啊?”“你想怎么处理你的作业?”“接下来有一小时的空余时间,你打算做点什么?”
同样,因为孩子磨洋工激起的焦虑愤怒情绪,是父母的待办事项,与其一股脑丢给孩子,不如问问自己:
“我小时候父母怎么对我的?”
“我是不是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种方式会伤害孩子吗?”
“有没有可以改良的地方?”
《养育善良美好的孩子》一书认为:当我们把自己的压力反应降到最低,我们会成为更有效、更理智、更美好的父母。
孩子是天生的“时间管理高手”,只要允许他自然地成长,不必承受过多的压力,他应该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
过程中,父母除了要帮忙减轻压力,更要给予信任,相信孩子是可以自我负责的。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分配”导致的后果没有压力,不恐惧被骂,也不焦虑失败,只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
即使刚开始有些笨拙,一次次尝试中,孩子的思路得到磨炼,对时间的把控也会越来越精准。
“做好手头事”,不再是父母口头的训诫,而是内心敲响的警钟。
这钟声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助力他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