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上六点半的地铁上,总能看到许多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他们和车厢里的其他人一样,都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那方寸世界里。若不是校服,还真看不出是印象中的朝气蓬勃的学生。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不动恻隐之心。心里涌起一股似乎和我毫不相干,但又脱不了干系的忧虑。我拔出了引以为傲的批判利剑,对他们嗤之以鼻,替他们的家长发出一声嗟叹。我开始以充满爹味的言语在脑中训斥他们,旁征博引,力证手机对大脑的危害,同时也痛斥他们的家长为何要把手机交给他们。在我的设定里,他们必然成绩落后,难以管教,是老师们眼里的『差生』。
为了借题发挥,趁机『教育』一下尚在幼儿园大班的小女,我拍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
我问女儿:”你长大以后想要手机吗?”
女儿答:”当然要啊!”
继续追问:”那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每天睁开眼就开始玩手机?”
“有什么不可以吗?你们大人不都这样吗?”
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辩驳。只能强撑颜面,矢口否认。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如此质问我,我也不是第一次恼羞成怒。当我们限制他们吃零食,自己大快朵颐时;当我们强制关掉他们的电视,自己刷剧到深夜时;当我们指使他们去看书,自己在一旁埋头滑动大拇指时她总发出为什么你们可以,我不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你们却可以?当然,我们每一次都会用『你还小』来压制疑义 。
似乎,我们是大人了,就不需要保护身体,不需要学习进步。我们对她所有的规矩,也似乎都是为了她可以保持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当我用居高临下的视角,去批判低头沉浸于手机的高中生时,却忘了车厢里所有人都保持同样的姿势,全身在动的也许只有大拇指。本以为坐地铁上的人来人往,可以为无趣的通勤带来新鲜感,最后得到的依然是死气沉沉,千篇一律。
为何我们对孩子们总是提出苛刻的,自以为是的要求?他们也许在手机上查阅资料,在背单词,在和朋友谈心 。如果我们担心手机会给孩子们的大脑带来损伤,消耗他们的注意力,为何我们自己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难道我们每日的工作只需行尸走肉便可完成?我们无需保持一颗清醒的大脑去应对生活?
当有一项事物突破了传统,突破了人类的掌控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为人类的未来担忧,为人类的文明兴衰呐喊。但当所有人都无法逃脱手机的控制时,社会依然在快速进步,人类也并未因手机而文明衰败。
我开始怀疑那些声称手机会损坏大脑的科学研究。回望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就短短二十年不到,此类科学研究是如何跟踪学生的一生,跟踪他们的人生成就,得出手机和人生的关系的呢?
技术的变革,是滚滚洪流,每一个个体都只能顺应潮流,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用偏见和成见,对新技术和孩子们的融合指手画脚。
曾经听过无数关于学霸的采访,他们也总会提到自己和家长在看电视这件事上斗智斗勇。类似听到脚步声便知道母亲回家了,立刻关电视佯装学习;父亲到家后侦探一般通过电视的余热来判断是否作案。也许,以后的学霸回忆录,将会对如何使用手机浓墨重彩。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论将来成就多大,总是存在着家长们的清规戒律与孩子们的聪明对策相互对抗的戏码。一边是家长们苦口婆心,怀揣一颗都是为了你好的心;一边是我的生活我做主,我自己都懂的傲娇之心。我们很多人花了整个青春在对抗『妈妈觉得你冷』,如今却要把这种冷,继续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代代传承,绵延不绝。
你认为的善,不一定好;你认为的恶,也不一定不善。倒不如独善其身,让他们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