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期。
很多家长吐糟“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
然而,面对14岁的可怕和17岁的恐怖,我们是否真的束手无策?
做到“三在”,轻松破解青春期“育儿难”的难题。
我为你辞职,你为啥还是没有改变
小澜初三休学在家,妈妈为了更好的陪伴和照顾孩子,辞掉了工作。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妈妈的预期发展。
小澜和妈妈在家一天要吵好几次,家里的氛围更压抑了。
妈妈的状态越来越差,小澜也没有好转的现象。
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就像风筝。
孩子需要自由,但也需要支持。
小的时候,孩子和我们父母是手牵着手往前走。
青春期,孩子在前,父母在后,不要跟的太紧,但是也要在孩子转身都能看到你的不远处。
那怎么陪伴青春期孩子呢?
陪伴青春期孩子,是我们父母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心里的那种链接感,能够捕捉和回应孩子的想法。
它并不要我们始终在孩子身边,满足孩子的所有的需求,而是我们父母无论在不在孩子身边,
都能够清楚孩子的状态,明白孩子的需求,及时给孩子关心、安慰、鼓励和引导,让孩子感受到他很重要,被在乎,也能感受到被规范。
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保持在场
小栋是高一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里收了手机和电脑,他就放学去网吧。
爸爸得知后,没有说教也没有发火。
每天早晨把小栋送到学校,晚上在学校门口接他回家,在路上吃个夜宵聊聊天,有时候在家里两人打一下扑克牌。孩子慢慢就对打游戏不那么入迷了。
青春期的孩子要独立,要自由,很多时候不想要我们父母陪在身边。
然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可能不需要身在,但是需要网在。
比如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到家,我们心里有概念。
孩子到家的时候,打个电话,
如果回家晚了,打个电话问一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力量和权威,同时也能感受到行为被规范。
无论是外出打工,把孩子放在老家。
还是上班族,孩子自主安排。
亦或是全职在家。
青春期孩子都需要我们家长保持在场的状态,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和关注孩子的状态,回应孩子的需求。
陪伴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心”在
小澜妈妈虽然辞职回了家。
但是她在家大部分时间是刷电视看视频,唠叨小澜,脾气也很暴躁。
孩子兴奋起来,给她讲看到的有趣视频,她只是点头应付着,甚至有时头也不抬,继续刷着视频,甚至有时还回复一句:看那些有啥用?
而另一个也同样休学在家的小勋,妈妈在孩子无法复学后,主动去跟爸爸一起工作强度和时间,也努力调整夫妻关系。
带着爸爸一起参加训练营,进行家庭咨询,两个人每晚刻意练习沟通和倾听练习。
同时保持和学校老师的沟通,时不时向孩子说说学校最近发生的事情。
小勋后面成功复学,妈妈说:和爸爸的关系从没有现在这么好过,每次下班回家,家里都是暖暖的。
这次转变,不仅挽回了孩子,也拯救了貌合神离的家。
正如美国作家安娜·昆德兰所说:“真正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心灵的交流。”
陪伴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情”在
无论是厌学休学还是生病休学的孩子,家庭大多都会比较压抑,
家长可能承受着自责、后悔、担心甚至是愤怒的情绪,也可能因为孩子的情绪,家长也陷在情绪中,就成了恶性循环。
而陪伴青春期孩子,特别是比较具有挑战的孩子时,更需要家长平和稳定的情绪。
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开始的情绪是躲避,更加频繁的出差或者工作。
而有些家长,则走向另一极端,无原则的满足溺爱孩子。
这两种行为其实都是关心则乱,乱了自己的阵脚。
所以陪伴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情在。
这里的情就是情绪稳定的陪伴孩子。
接住孩子的情绪,才能捧住彼此的心。
家长对孩子情绪和情感上的支撑,就能消散他们生活上的大半暗淡。
陪伴青春期孩子,需要父母“网”在
网在就是孩子成长的支持网络。
父母、夫妻、老人、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老师甚至兴趣班老师、辅导班老师都是支持网络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在我们无法兼顾时,其他人可以帮我们照看孩子。
另一方面,“易子而教”效果比自己说教更好,其他人可以一起帮忙引导孩子。
更重要的是,在我们遇到孩子问题时,其他人可以听我们倾诉、帮我宣泄情绪,也能帮我们理清思路。
尤其是当养育孩子遇到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加入一些读书会或者一些网络的社群是非常必要的,
利用群体的能量帮我们恢复情绪,理清思路,找到适合我们家庭的解决思路。
杨澜说:
“在软弱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这就是家人建立支持网络的力量。
心在、情在、网在就是一个支持孩子成长整体,这些跟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只要心在,就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可能,也有寻求解决方案,让孩子和家庭浴火重生的可能。
青春期并不可怕,拥有和孩子相互滋养的关系也并不难。
愿我们能用心在、情在、网在,续写与孩子相互滋养的篇章,让这段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愿我们的情始终如一,用稳定平和的情绪陪伴孩子,接住他们的情绪波动,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依靠。
愿我们的网始终紧密,构建起强大的支持网络,汇聚家庭、亲戚、朋友、老师等各方力量,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愿我们与孩子携手同行,在心在、情在、网在的陪伴下,共同迎接青春期的每一个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