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中说: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期末考试马上来临,备考进行地如火如荼。
各学科教师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总结一系列有效的备考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这3件事情,教师反复实践,应用,期末考试教学成绩一定会再创辉煌。
01 训练要限时
熟能生巧,多做题可以帮助学生落实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
如果在做题的时候“限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考试节奏,可以让训练事半功倍。
首先,教师设定做题时间一定要合理。
题目的数量、类型,题目的思维量、难易程度,都要在考虑范围内。
其次,教师设定时间参照的对象要准确。
要根据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来设定时间。
让一部分同学做不完、一部分同学刚刚做完,才能真正训练出做题速度来。
会有部分拔尖学生提前完成,可以这样做:
提供其他有难度的题目,“加餐”;
提供答案,让拔尖学生分析答案,找到问题,先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02 方法要传授
高考和中考,都加大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逻辑推理能力非常重要,其实这一能力也是文科科目解题的关键。
所以,教师讲解训练题,不能就题论题,一定要引导学生学着分析以下问题:
分析考查知识点的能力层级,归纳答题技巧和方法;
总结作答和答案示例的区别,确定思维短板和欠缺。
这些都是推理判断训练的的基础。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演示“审定题目要求、确定考查内容、结合答题方法、答出解题步骤”的推理过程。
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提问,才能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落实要到位
完成落实,才意味着教学完成闭环。
教师教学水平高,不体现在“很会讲”,而体现在“教会学”。
想要真正教会学生,让学生落实到位,要注意:
第一,讲题语速不要太慢,容易让学生分神。
讲题时,教师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节奏;但是节奏过慢,也极易让昏昏欲睡。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上课状态,即使调整自己的语言节奏。
第二,加强课堂管理,为落实保驾护航。
讲题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课堂管理,可以通过点名回答提问、在教室里走动等方式管理课堂。不能因为是复习讲题,就忽略学生的回答。
第三,不要满堂讲,要给学生留下复盘的时间。
讲过的题,特别是重点题型,一定让学生即使写出逻辑推理过程,写出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