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妈妈向我咨询:
孩子最近经常请假,回到家各种抱怨,一开始我还能应付几句,到后来真是有点接不住。
感觉越来越焦虑,看见娃就有点头大,好想躲开去。作为一个妈妈,我这样是不是太不应该了?
太正常了,我们不必自责。
这世上有几个人扛得住旁边一个人整日给自己倒垃圾呢?
先允许自己可以有焦虑、想逃避的心态,这是人之常情。
允许自己不完美,不完美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孩子也能习得:没有人必须完美。
况且,自责带来焦虑,焦虑带来恐惧,恐惧再次增加我们的焦虑……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就像孩子们的抱怨。
厌学或者惧学的孩子们心里是痛苦的,他们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倾听。
丛非从说过:“被倾听意味着问题可能得到解决。”只要有这种“可能”,就给了人莫大的心理支持。
这是其一。
其二是,孩子们会觉得只有自己抱怨,才会感觉和父母,尤其和妈妈是紧密联结的。
因为平时,妈妈似乎对我毫不关心。
听我说奇闻异事,哼哼哈哈应付;听我讲同学八卦,嗤之以鼻;听我讲游戏、明星或二次元,又是一通大道理……
只有在我情绪不好、抱怨骂人的时候,爸爸妈妈似乎才真正把耳朵竖了起来。
他们很紧张,很重视。
“孩子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多,父母变得疲惫不堪。
现在他们对待孩子开始不耐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专心致志地倾听。
孩子们对此的反应是摆出更大的问题,以赢回父母的关注和重视。”
——《如何教孩子应对心理挫折》
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包括复学和抑郁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用自己更差的状态来提醒父母:“我需要被关心。”
不过,在这里,我要替孩子们澄清的是,他们这么做大多并不是有意识的,这都是潜意识的驱动。
孩子情绪不好、抱怨时我们就倾听,情绪好、不抱怨时我们就忽视,只会让孩子学会一点:
“我没有问题,就不会被重视。”
而在孩子情绪不好时,我们试图讲道理只会让孩子感觉到被隔离、被拒绝:
“爸爸妈妈并不愿意在我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他们只想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他们又好干别的去,而不关注我。”
我记得我举过一个例子,就是关于倾听和解决问题的:
如果当你烦恼或痛苦时找朋友倾诉,对方问你“发生了什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时,你会感受到被认真对待。
但对方告诉你 “没事的,小问题,这样那样就可以了”,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感觉对方只是想息事宁人,并不愿意在你身上耗费精力。
放在朋友之间如此,放在亲子关系上更是如此。
因为,大部分时候人需要的是情感支持,情感得到共鸣,人就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才有了自发的勇气。
就如前文所说的“问题有了被解决的可能性”。
孩子们抱怨的背后很多时候是对亲近、关注和亲密的需要。
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些背后的需要,想要打破抱怨-责怪或崩溃(成人)-更抱怨的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
当他们一切都好,当他们谈论平常事、美好事、开心事,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的时候,父母还是全心全意地陪在他们身边。
甚至更专注地听,去听见他们的亮点、优势和积极的一面。
再做一些小事来告诉他们:
爸爸妈妈总是看到你更阳光积极的一面,你也可以用更积极阳光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说,如果你的孩子有点悲观,你可以更仔细地询问他(她)遇到哪些美好的事:
“什么事情让你感到特别高兴?”
“你觉得这些美好的事情是怎么实现的呢?”
“你对这件事做了什么贡献吗?”
“你怎么做才能让这种开心的事发生呢?”
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一个过程,一个思考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给答案,这也是很重要的。
之前有位家长来咨询,跟我说她只要实操,我给了她一些建议让她去尝试练习和体会,可她说那不是实操,她只想要实操。
我忽然想,到底什么是实操啊?就是你什么都不做,然后别人给你一贴“药方”?
告诉你现在马上把孩子拖去上学?或者立马告诉你不用上学了呆在家,把手机锁起来,把书塞到她手里,这样?
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从情绪到认知,再到内分泌,从神经到大脑到全身,反复循环而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
如果单凭几句话、“一副药”能治好,那些强制学校为什么不起作用?中医西医为什么不能药到病除?
家长们何苦这么苦苦挣扎?
改变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改变体验的过程。
前段时间在路上,和我们家猪队友聊天:
我抛出一个话题,猪队友照例开始讲大道理,然后我先耐着性子听他讲一会儿,接着就开始不耐烦,最后就不想说话了。
我非常理解他的“苦心”,他总是企图帮你分析分析,解决问题。
但在我看来,我根本不需要别人给我答案,我交流的目的也不是听什么分析报告,我要的是共情和认同。
女儿就静静地听着。
站在两个争论的人中间,难免有些尴尬:
对面这两个争论的人对她而言都很重要,偏向任何一个,都有可能让另一个人伤心。
但那天女儿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惊讶,她说:
“我发现一个规律,妈咪每次聊天,一开始是不带什么情绪地抛出一个话题,只是为了聊天,但爸比马上就开始发表议论,企图说服什么,而后妈咪很快就被他的态度激怒,然后顺利地被绕了进去。不欢而散。”
我……
我忽然无言以对,沉默了好几秒,心想:
“这娃也太牛了吧,她既没有站在爸爸一边,也没有站在妈妈一边,只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清了全局。”
当时我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一边有点不服气,感觉自己确实每次都被某人的大道理激怒;一边又很欣慰,欣慰女儿看问题的角度如此独特。
这两种情绪几乎势均力敌。
但,我想我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到女儿日后看问题的态度,于是调整了一下情绪,说出了我感受中更积极、有意义的一面:
“哇,小米,你也太牛了吧!我以为你站在我们中间会左右为难,没想到你是在统观全局。
看待问题如此犀利,对人的观察如此敏锐而精准。
我觉得哲学或心理学真的很适合你。”
娃也一下子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她的眼睛里闪闪发光,问:
“啊?真的吗?”
女儿这样精辟的话,不止一次说,我对女儿的惊叹也不止一次表达。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她对人性的观察、对哲学的思考,在她阅读的书籍、她的作文、她的喜好里表现得越来越淋漓尽致。
说出来的话越发地具有哲理性。15岁的孩子,常常让我惊叹。
除了这些,我想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小事也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正面心态。
- 当你看到美好的事物时,由衷的赞美可以跟孩子说。
比如,有一天走在路上,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忽然蹲下来,捡起一片枫叶。
回到家我就会对女儿说:
“今天看到一个小男孩,走着走着忽然蹲下来捡起一片枫叶,高兴地拿在手中把玩,这样的画面很久没有看到了,我瞬间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
- 当你忙碌疲惫却忽然感恩生活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说。
“虽然生活总是有各种问题冲出来,但好像总是有办法解决。它一直用困难帮助我们长大。”
“当年爸爸(妈妈)在某个公司的时候,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以当时我的能力来说真感觉无法胜任。
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一点点磨一点点磨,我竟然把那件事情做完了,之后那个方面的事情做起来竟然觉得挺简单了。
有时候被动中就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 当你感觉到家庭成员进步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说。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纪这么大了,他们竟然还在不断地学习新东西唉!你看他(她)竟然自己学会了网上购物。”
- 当你听到孩子的抱怨时发现他(她)其实只是因为爱你时可以说。
“我看到你真的很喜欢跟妈妈待在一起,我很感恩有你的陪伴。”
冷不丁地看着他(她)说一句:“妈妈真的好爱你啊!”
经常拥抱,互道晚安,偶尔睡前再给他们讲个故事。
- 当看到孩子进步的时候,欣喜和佩服也可以说。
比如周末孩子们去K歌,朋友说女儿崇拜我,我就马上对朋友说:“我也崇拜她!”
你可以佩服他(她)玩游戏中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也可以佩服他(她)在二次元中习得的编剧(写作)思维;
可以佩服他们超越年龄的认知;佩服他们语言的精辟;新歌学得快、潮流抓得准……
很多事看起来都是无用的小事,只有做了才能流经我们的心,流经孩子的心,流过才会起作用。
也只有在这一点一滴的浇灌中,才能养成一个总是用阳光心态看待世界的孩子。
不去实践,不去觉察,学再多心理学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