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规律,身边生二胎三胎的,要么是在老大12岁以前一口气生完的,要么是等孩子18岁上大学后,空巢老人携手再踏征途,很少有家长敢在孩子12-18岁之间生二胎的。
一方面是这个年龄段自己也过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小孩,真的是世上最好的避孕药,让人不敢造次。
科学家的论文也证实过,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家长的生活幸福感是最低的,中年危机加青春期双杀,谁笑得出来?
桑姐有个朋友不信邪,在大女儿13岁时意外怀孕生了个弟弟,生完头两年完全没法像以前那么鸡娃,结果大女儿初三成绩一落千丈,还宣布自己“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二胎又赶上trouble2,朋友每天过得生不如死。
桑姐结婚生孩子早,所以比同龄的闺蜜们算是多了点剧透。
每次看到小孩还在幼儿园里的姐妹们,在群里交流育儿心得:太爱我宝了,愿意为ta做一切事,要给ta无条件的爱和自由……我都是嘿嘿嘿笑而不语。
山盟海誓太早,小学三年级辅导两年作业之后,无条件的爱已经开始暗中打折了,到了初高中青春期,家长们该在评论区怀疑人生了😛。
青春期没有什么缓慢的加码和适应,总是一夜之间就变了。
不得不说,人类真的好奇特,每个生命都像出厂时安装了闹钟一样,12岁,青春期的闹钟响了;18岁,求偶的闹钟响了;25-35岁,繁衍的闹钟响了;40岁,中年危机的闹钟响了;60岁,贪生怕死的闹钟响了,99.99%的人,都逃不过激素的驱使。闹铃一响,身不由己。
妮莫11岁之前,每天睡前,都要主动来和我抱抱,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她亲手做的卡片和花束,夸我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时不时还要来蹭一下福利:今天可以和妈妈睡吗?
和她同龄的一个小女孩,从小也是阳光小美女一枚,看见我就甜甜喊阿姨好。结果某天走在路上碰见,她突然抬头,吓我一跳,穿着连帽衫,头发遮着半边脸,画着黑黑的眼线,一脸Emo地跟我淡淡对视了一眼。
哦,抓马的青春期开始了。
仅仅半年后,轮到我们家了,粉红、卡通、裙子元素一律束之高阁,只爱黑白灰,各种连帽hoodie,半永久刘海像鲶鱼须一样挡着眼睛,如果给她撩开,就像碰了她的命门一样。对了,耳机24小时焊在头上,回家就砰地一下把房门关上。
和我的交流越来越简洁,无论跟她用什么开放式提问,一般只会得到三个答案。
表示可以进行,说“Ye~”,音调往下,有气无力地拖长,S不发音。
表示反对或不理解,说“No~~”,搭配皱眉表情,那个O,一定要发得圆润饱满,带情绪。
表示没兴趣或无所谓,说“Me~h”,“me”和“h”之间,要撇一下嘴,显示自己根本不屑。
有时候你看她对着手机笑得咯咯乱叫,以为她心情不错,但只要家长这时说个什么事,她能一秒内从刚才的花枝乱颤,抬眼一脸冷酷不耐烦地看着你:“啥?”
如果是配偶这样“冷暴力”对待自己,早就把他扫地出门了,但是孩子是亲生的,就算头一天憋了一肚子火,第二天该接送照样接送,该带饭照样带饭,人说要缺个什么衣服鞋子,屁颠颠就去买了。
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现在一气跳楼的初高中生那么多,你能拿青春期的小孩有什么办法?当大爹供着呗。
我跟桑姐夫吐槽,上司我都敢掀桌,一辈子没受过这么多冤枉气。
跟国内外同龄家长了解了一下,发现hoodie、耳机、关门、玩手机只能算青春期标配,豪华版还有一怒砸电脑的,吵架骂父母粗话的,儿子跟爸爸动手的……
我们当年也经过了青春期,似乎,没有这么多麻烦事啊?我记得我当年最大胆的举动,不过是偶尔谎称生病请假逃学,骑着自行车去台北路买半只片皮鸭,然后一个人坐在西北湖边撕荷叶饼卷烤鸭吃,属于人畜无害的那种小叛逆。
我们的父母大概也没有吃过80后家长的苦,因为孩子早上7:00到校,晚上10:00回家,一个班的葬爱家族全都折磨学校的老师去了。
熬过了两年青春期后,也有了几点微小的经验和你们分享一下:
1.
允许自己比烂。
我在某书弄了个收藏夹,专门收集被青春期小孩气疯的爸妈老师吐槽,评论区无奇不有。被自家孩子气得够呛的时候,就去翻翻收藏夹看看别家的孩子,看完就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落在一起塞煤堆,通过比烂,得到了心灵舒缓,咱已经算青春期遭罪较轻的那一批家长了。
2.
乐观地看待未来。
凡事都逃不过“成、住、坏、空”四劫,青春期也是如此,再难捱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已经上岸的家长告诉我,孩子会在16-18岁的某一天,突然变回了正常人类,后面会一天比一天懂事贴心。所以,我经常安慰自己,激素波动只是暂时的,希望就在前方。
3.
理解青春期的必要性。
为什么我们的基因里会保留了青春期呢?因为这也不全是坏事,父母和子女之间,要通过青春期学会“分离”的课题。
孩子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明晰自己的能力边界和自我意识,为即将成为社会的独立个体做准备。
父母通过对青春期孩子的“嫌恶”,做好了目送孩子离巢的心理准备。
想想,如果孩子一直如幼儿时那么黏糊可爱,到了18岁成人之时,家长根本承受不了突然分开的痛苦。经过了青春期,大多数父母在送孩子上大学后,反而有种松口气的快乐。
4.
开启后妈模式。
这是桑姐强烈建议的一点,在青春期的阶段,学会闭嘴,暂时收起泛滥的母爱,和孩子保持礼貌的距离。
我时常幻想我其实是她的后妈,吃穿用度上,给她最好的,生活学习上,保障到位,其他的方面,不要太奢求。只要有后妈心态,就不会对孩子抱有太多的亲密的期待,也不会在孩子对我翻白眼时内心失望。
5.
她叛逆我也叛逆。
绝不当苦大仇深的母亲,谁还没有个青春期啊?
她天天戴耳机,我马上也去买了一个戴着听播客,嘿嘿,你跟我说话也得说三遍吧——第一遍装作听不见,第二遍摘下耳机:啥?第三遍,撇嘴、耸肩、Meh~一气呵成。
她喜欢穿hoodie,她买哪款,我也买同款,天天家里俩人都戴着帽子,双手插兜,互相装C,谁也别烦谁。
她喜欢关门,我也关门,直接把电脑搬到了我的卧室里,没事咱俩谁也别出房间,你有事找我也得敲门等着。
什么感觉?真的好爽。
6.
看到“我执”。
通过和孩子青春期的冲突,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坚固的“我执”。很多时候,因为孩子的顶嘴、不配合、掉链子,我火一下就上来了。
但跳出家长的身份来看,我究竟在气什么呢?她不听我的建议,她不懂我的苦心,原本顺利的事突然搞砸,这些失控的瞬间让我升起嗔怒心,其实不过是家长的自恋在那一刻受损了而已。
如果说家长看孩子,觉得他们年少无知,那么中年家长们,很难察觉到的,其实是自己的“所知障”。
自以为人生经验丰富,却也被很多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住了头脑,很难在更开阔的维度上去思考和选择。世界在前进,知识在更新,观念在更替,父母未必永远是伟光正的。
自我日益坚固,而无觉知的人,在5、60岁时,会愈发油腻,孩子的青春期,其实也是中年人关于我执的一张考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