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良好的家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家庭兴旺的根本。
一个家庭中,父母若能以身作则,子女自会茁壮成长,福泽方能代代相承。反之,父母若放任自流,行为不端,子女亦将寸步难行。
身为父母,务必要做到这三件事,勿让子女的福分在无形中消逝。
01.
父母眼界的宽窄
决定儿女人生的舞台
我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村头有位农夫,每日劳作之余,总爱站在田埂上,望着天边发呆,想象着山外的世界。
如此,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仅凭幻想满足着对外界的渴望,从未真正踏出村庄一步。
村中一对夫妇的孩子,偶见农夫之举,便也跟着模仿起来,常站在门槛上,望着村口的方向出神。夫妇见状,并未制止,反而觉得孩子天真可爱。
然而,当孩子拒绝上学和劳作,只愿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夫妇才惊觉问题的严重。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若只满足于幻想,便如那井底之蛙,永远不知天高地厚。”
细细品味,“井底之蛙”四字,正映射出因视野狭隘而导致的心胸局限。一个人的眼界,决定着他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也影响着他看待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而父母的眼界,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决定着孩子人生的舞台大小。
生活中,有的父母因自身经历有限,便早早地为孩子设定了“安稳就好”的人生轨迹。在琐碎小事上斤斤计较,在重大抉择上犹豫不决,让孩子逐渐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勇气,抛却了追求梦想的动力。
父母眼界狭窄,孩子的世界亦随之黯淡,机遇在无形中悄然流逝;父母眼界开阔,孩子方能拥抱更广阔的天空,勇敢地在人生舞台上绽放光彩。
正如雨果所言:“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孩子从小浸润在怎样的家庭氛围中,接受着怎样的教育引导,就会拥有怎样的视野和胸怀。
与其苛求孩子出类拔萃,不如先拓宽自己的眼界,为孩子铺就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
02.
父母传递的情绪
绘就孩子未来的色彩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情绪感染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如同病毒般,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和感染,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彼此情绪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的情绪状态,就像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孩子内心的世界,也描绘着孩子未来的色彩。
父母若常怀消极情绪,孩子的心灵便会笼罩上一层阴霾,逐渐变得悲观沮丧,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我认识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因为父母长期争吵,家庭氛围紧张,导致他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
每当父母情绪爆发时,他都会躲进自己的房间,用被子捂住耳朵,试图隔绝外界的喧嚣。久而久之,他对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连上学都成了他心中的负担。
倘若,他的父母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孩子便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父母的情绪态度,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催化剂。父母总是传递负面情绪,只会让孩子生命中的阳光渐渐消失,让人生布满阴霾。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的一期节目中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想要孩子乐观开朗,首先自己要保持情绪稳定,传递正能量,给予孩子积极的情绪支持。
请相信:稳定的情绪,温暖的态度,积极的沟通方式,会让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也会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光明。
03.
父母德行的好坏
藏着一个家最真实的福报
东晋名相谢安的子孙,个个品行端正,为人称颂,令周围人赞叹不已。于是有人向他请教:“如何教育子女,方能使其成为栋梁之才?” 谢安沉思片刻后回答:“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德行端正,则家风清正;父母三观正确,则家风稳固。
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行为规范的标尺。在家风纯正、底蕴深厚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会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成长为优秀的人。
若是父母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做事自私自利,孩子也容易在这样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自毁前程。
就像小说《骆驼祥子》中的虎妞父女,父亲刘四爷经营着一家车行,对待车夫苛刻无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
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虎妞也变得蛮横霸道,言语泼辣,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故事的最后,刘四爷孤独终老,虎妞也悲惨离世。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正直无私,孩子自然品德高尚;父母宽厚待人,孩子自然善良淳朴。
作家马伯庸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的传承,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里每一个人的骨血中,成为家庭成员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足够善良,也会为孩子积攒下更多的福报。将善良的种子播散在心底,终有一天能结出甘甜的果实。